好的解说能一定程度上增添观众欣赏赛事转播时的乐趣,而精彩的比赛,也会因为糟糕的解说大打折扣。伦敦奥运这些天,有关解说的那些事儿和比赛一样引人关注。
激动到破音,韩乔生语录又添激情篇
韩乔生已经是第七次解说奥运会了,这一次,他又为网络流传的“韩乔生语录”贡献了不少段子。伦敦奥运会上,韩乔生的解说格外激情澎湃,甚至“咆哮”至破音、激动到哽咽。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伦敦奥运游泳项目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叶诗文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取金牌。而韩乔生当晚的激情解说,又一次为网友奉献了口水大餐。“叶诗文!冠军!她创造了历史!”,“叶诗文开启了一扇大门”(破音中),“这扇大门就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在一届奥运会上连续获得多枚金牌的历史”……叶诗文顺利触壁后,韩乔生依然激动地呐喊:“叶诗文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叶诗文,这个95后的小将,让她的青春在奥林匹克飞扬”。
见日本队失误大笑,陈滢被批失分寸
作为央视资深的体操和花样滑冰解说员,陈滢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可是,在与体操名将李小鹏合作解说体操男团决赛中,陈滢的解说却引来了不少争议。
最后一项鞍马比赛,中国队结束比赛后,陈滢说:“日本队要想追上中国队,每人都要赢我们0.8分,有可能吗?”随后上场的日本队连续两人出现失误,当场陈滢显得十分激动,并且笑出声来:“日本队彻底完了,日本队失误高兴的不仅仅是中国,还有英国。”
赛后,有人说陈滢的解说激动亢奋,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有人说比赛本来就是激烈的,说句挖苦话没什么大不了;也有人说,陈滢太狭隘了,贬低他人,真想让她闭嘴。对于陈滢频频抢话,打断李小鹏的评论,不少网友也是感到不满,认为缺乏对嘉宾的尊重。
ESPN解说员詹俊也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李小鹏穿插的很多小故事颇有意思,例如自己庆幸那个年代挂臂要求不如现在高。但主持人可不可以稍微少抢点话,少点装萌?”
缺乏“存在感”,姚明解说话太少
央视为本届奥运会派出的解说嘉宾团队星光熠熠,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姚明。但他声音偏低、话也比较少,让不少观众觉得他缺乏“存在感”。
退役后客串“解说”的姚明在伦敦的首秀始于7月29日的男篮小组赛,他一连解说了美国对阵法国以及中国迎战西班牙两场比赛。从观众的反馈来看,姚明的解说中规中矩,话相对较少而且声音偏低,但有时也会露出其喜欢调侃的幽默本色。在解说中国队与西班牙队的比赛时,当主持人介绍到西班牙的大小加索尔兄弟时,姚明调侃了一下小加索尔:“小加索尔在刚到灰熊时就是给大加索尔捡球的。”他随后又赶紧加了一句,“我是开玩笑的。”看到中国队员孙悦一头红发时,姚明又幽默了一把:“孙悦的头发颜色和今天中国队的队服很配。”
英式幽默搞笑,BBC解说网络受追捧
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英式幽默解说风格十分搞笑,微博上的“英国那些事儿”每天比赛时将BBC的解说同步贴出,如今粉丝已经超过26万。
“韩国在现代奥运会里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射箭金牌。你知道,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哪个队包揽了所有三块射箭金牌吗?”“英国?”“对啊!我们包揽了三枚!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届奥运会射箭比赛只有英国参加。哈哈!”在女子射箭团体赛中韩大战上,BBC解说员如此评论道。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当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时,BBC的两位现场解说员诙谐地“闲聊”道:“你觉得孙杨真拼起来到底能多快?”“不知道。他太可怕了。”“我要是他的教练就告诉他前面3百米也使劲儿。你要是他的教练你会告诉他啥?”“好好剪个头发。”
对本国运动员的表现,BBC也是以幽默待之,两位解说的对话是:“今天,英国体操队的5名选手要重新奠定英国体操在世界上的地位了!”“嗯!如果他们保持出色发挥……外加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其他等等国家多一点失误……”
本报记者 邢虹整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