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格林威治体育馆的看台,响起了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一幕幕,像极了四年前北京的体操赛场,只不过这一回,人们不是为中国队而喝彩。
女子全能决赛,成了又一名美国选手道格拉斯表演的舞台。她继承了美国名将肖恩的荣光,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成功突破两名顶尖俄罗斯选手的夹击。这一刻,世界女子体操界新的全能王诞生。
中国体操,虽收获的世界冠军无数,但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还从来没有诞生过一个女子全能冠军。全能,是中国女子体操的“命门”,且这几年,与世界一流选手的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长期缺乏领军人物、核心人物、全能人物,已成为体操女队之痛。在如今这支队伍中,能够起到稳定军心、掌控大局、震慑对手的队员一个都没有,让人无限怀念刘璇、陆莉、程菲……若是去问观众,现在的女队中哪一个最有名,他们的回答恐怕大多是——说不出来!
反观对手,美国女队坐拥个人全能预赛前三名,因为决赛每队只能选两人,在道格拉斯和雷斯曼之后,连全能世界冠军韦伯都生生被挤掉。而俄罗斯女队的两大名将科莫娃、穆斯塔芬娜同样技艺高超。可以预见,不仅是现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女队都很难打翻身仗。突破,不知道会在哪一天。
早在八九年前,体操总教头黄玉斌便已发出过警告,中国体操陷入人才培养的严重误区:只抓单项,忽视全能。但即便是他,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培养一个优秀的全能选手,至少需要8年的周期。没有人,会有这个耐心。
同样是一枚金牌,培养一个全能好手所要花费的气力,是培养单项冠军好几倍。各个地方队都明白:抓单项,难度低、见效快,只要全运会能多拿金,谁顾得上吃力又不讨好的全能?
可他们知道吗,现在的中国女子体操,不仅需要金牌,更需要明星!
特派记者 关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