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国与澳大利亚队一战结束还剩下两分钟,中国记者们纷纷起身,摇着头表情凝重地离开,巨大的失落感和挫败感让他们的脸上都多了几分哀怨。以61比81狂输给老对手澳大利亚队,以及被摧残得体无完肤的场面,不仅浇灭了中国男篮出线的希望,也浇灭了记者们的期待。
右膝再度受伤的易建联被丁锦辉搀扶着走回更衣室,脸上痛苦的神情仿佛诉说着绝望。作为中国男篮新时代的标志,他距离领袖的地位还差了那么一点,但所肩负的责任却就要压垮他……
挣扎,拼命挣扎
对于不那么喜欢篮球的英国观众来说,在篮球馆里的尖叫和喧闹只是为属于英联邦国家的澳大利亚队助威。这里没有类似NBA球馆里整齐的呼喊声,但刺耳的叫喊同样让球馆异常躁动。
中国队从第二节开始崩溃在山呼海啸中,每个球员都在澳大利亚人的肌肉铁壁中拼命挣扎。易建联在攻防两端都是唯一的内线抢篮板者,刘炜和陈江华也在保护着球不被对手的全场紧逼断掉。在运动能力、肌肉对抗和篮球技术上,中国队都不再和澳大利亚队在同一个档次,事实就是如此。除了易建联的13分、12个篮板和王仕鹏的三分球看上去还不逊色外,中国队没有一样拿得出手。
数据是最残酷的事实;篮板狂输15个,助攻少13次,快攻得分和二次进攻得分则是可怜的3比13和2比14……陈江华赛后忧郁地说:“和澳大利亚队打过很多次都互有胜负,谁也没想到今天就输了那么多……”
呼喊,如此孤寂
离比赛结束还有三分钟,落后16分的中国队大势已去。看台上的英国观众早已失去了兴致,静静地等待着表演结束。“中国队,加油……”此时,一个女孩的呼唤从顶层的看台传来,但这挣扎的声音无法引起现场的共鸣。
作为三大球中最受关注的项目,作为集体项目里最具代表性的团体,中国男篮自2008年奥运会后就备受关注。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穿着队服坐在替补席上,央视名嘴白岩松在摄影区驻足观看。可一切的期盼都随着易建联最后时刻的受伤化为乌有。白岩松双手杵在栏杆上,黝黑的脸庞、严肃的表情更让人无法接近。首战对西班牙队的惊艳只是那一瞬间,就迅速被世界豪强无情地扑灭。一位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在混合采访区长叹一声:“这就是中国篮球的现状!”
领袖,再无领袖
巨大的失落清晰地写在中国队每个球员的脸上,他们鱼贯穿过混采区,却无一人有勇气站在媒体记者面前。只有最后一个走出来的陈江华被拦住了,简单说了几句,脸上全是无奈。奥运会的征程还没有结束,但在中国队最需要鼓舞时,却无人敢说话。
这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多么相似!可是,当年姚明的一声怒吼让中国队奇迹般地战胜了欧洲冠军塞尔维亚队;现在还剩两场小组赛的中国队,虽然并没有彻底输掉出线的希望,但此刻的沉默和无言却让人看不到希望。
易建联的右膝包上了厚厚的冰袋,他的努力令人无法苛责。他不是姚明,也无法成为姚明那样的精神领袖。中国队该去哪里寻找新的希望?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汪晖
曾剑强 林本剑 苏荇
(发自伦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