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封喉!雷声仰天长啸,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或许别人看来,击剑运动员在场上大声喊叫见怪不怪,但对于一向内敛的雷声,这样的举动并不多见。
十年前,雷声进入国家队,这个清秀的男孩子看上去腼腆内向,但蔫主意可不少。2003年非典时期,队里下令运动员封闭,不许外出,雷声竟然悄悄地溜出去,到电子市场上去买游戏软件,为此还被队里处罚。“现在我不会再做违反规定的事,但如果我想做什么,我会有很多条理由说服你!”这就是雷声式妥协。
打开雷声的手机,他经常会遭到队友们的“嘲笑”,“这些软件该更新了,你怎么还在用老的。”大家说。但雷声却摇摇头,“怎么会过时呢?我用着很方便,它就是最好的。”
小时候曾接受过游泳训练的雷声,有一次遭到了领队赵春生的挑战,“咱俩比个1500米怎么样?”赵领队说。雷声想了想,摇摇头:“我不跟你比1500米,咱俩比100米还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崭露头角的雷声止步八强,这一届只设置了个人赛的奥运会之旅显得如此匆忙,“奥运会真的不一样,虽然教练会说,但是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你无法体会奥运会的真正滋味。”他说。
随后,雷声进入北京大学,每周去学校上4天课,主教练王海滨非常支持他。几年的读书生涯,对于雷声的帮助很大。他说,他在思想上有很大的飞跃,考虑问题很细,判断能力也有提升,一场比赛下来,他会考虑此前犯过什么样的错误?这次该注意什么?
2010年亚运会,雷声在家门口作战,个人赛最后一剑落败,“当时父母、亲戚朋友都来看我,每个人都跟我说没问题,我一定能拿下!我没想到这些外界的因素会对我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他没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而是快速寻找原因。很多运动员在大赛中会采用信息回避的做法,但雷声不会,他一定会想清楚自己的问题。
“一定要喊出来!”这是王海滨对雷声说过很多次的话,刚开始,雷声并不认为有多重要,“我们只要赢了就可以了,光喊也没有用啊!”他说。但王海滨表示一定要喊出来,“在场上,运动员呐喊,有几个意思,一是给自己打气,同时也是提示裁判我赢了。”王海滨说,他眼中的雷声有思想、有技术,但稍欠外露的霸气。
霸气的培养,需要训练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玩游戏,谁输了就在大家面前大声唱歌,就连打个扑克牌,也会让雷声在简单的娱乐中找到大声欢呼的快乐……慢慢地,雷声找到了感觉。
“运动员是很幸运的,生活在聚光灯下,我们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其他领域的人,也在默默付出,但是却没有人看到他们。既然我拥有了为国争光的机会,我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会!”这是雷声伦敦奥运会的目标。他也真正地做到了!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 王向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