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每日体育》报,不得不说,本届奥运会的意义被过多的夸大了,里面夹杂了太多的喧哗,而真正的意义却变少了,2012伦敦奥运,对大财团和妓女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地方,而对于其他人:运动员、游客、电视机前的观众则都不需要这届奥运会了。
运动员
俄媒报,在俄罗斯留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运动员居住环境很差,都快在贫困线以下了,但俄记者与运动员交流后,发现远不是这样,柔道冠军伊萨耶夫曾问是否会给他已经许诺过的百万美元,在得知肯定答案后,他立刻变的特别高兴,俄记者说他至今没有听到任何一个运动员的爱国言辞,莎拉波娃除外,莎拉波娃曾在去伦敦前说,“奥运会对俄罗斯来说很重要,我会全力以赴的去取胜。”但是莎拉波娃虽然是国家的旗手,却不能代表俄罗斯的脸面,因为她在网球场上喊出的是“come on”,而不是“вперед”(俄语单词,意思与英语相同),这已是众所周知。
俄罗斯对于运动员来说早已不是居住之地,好多运动员都已迁居国外。
游客
俄《每日体育》报,奥运期间去伦敦的没有正常的游客,都是疯子,有些球迷就像野兽一样,喊着一堆不懂的词语。
电视机前的观众
俄媒报,在俄罗斯奥运会的收视率很低,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谁拿了冠军。
主办方
本届奥运会举办的很糟糕,许多人都这么说,伦敦很脏,难以呼吸和行走,公交车走的很慢,有时甚至罢工不走,正是这个原因让俄《每日体育》记者没赶上竞技体操的比赛。
此外,没法免费上网,只能付费,而且不管你去哪,都很混乱,主办方似乎忘了应该让人们过的舒心些。
志愿者
《每日体育》记者报,他遇到的大部分志愿者都愁眉苦脸,因为他们一直在忙着,没有时间休息,但是他们又很糟糕,甚至不能胜任一些最简单的事,比如给人指路,指出正确的道路。
大公司 大财团
奥运会当然很需要大公司,因为好多运动员代表的不是国家,而是某个集团、公司。
妓女
据《每日体育》记者报道,他经常会在深夜碰到妓女,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搜狐体育 碧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