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8月3日奥运专电(记者刘恺 林德韧)中国男子25米手枪速射历史3日翻开新的一页。首次出征奥运的中国选手丁峰在伦敦奥运会决赛中夺得铜牌,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古巴选手普波凭借决赛中的出色表现斩获金牌。
根据伦敦奥运会的新比赛规则,男子25米手枪速射资格赛成绩不带入决赛,这意味着进入决赛的六名运动员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决赛的积分规则也发生重大改变,只计算运动员命中数量,而不计算具体环数,运动员每枪只有在9.7环以上才算命中靶子。决赛共分八轮,每轮五枪,采取末位淘汰制,打完前四轮后将累计成绩最低的选手淘汰,其他选手继续比赛,一轮之后再淘汰成绩最低的选手,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两名选手直接对决,争夺冠军。新规则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命中精度、承压能力都是极高的考验。
资格赛结束后,俄罗斯名将克利莫夫排名第一,丁峰和张健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进入决赛,北京奥运会季军得主、德国选手赖茨通过附加赛也成功晋级。紧张激烈的决赛开始后,赖茨在前四轮成绩最低,仅为13中,首先遭到淘汰。进入第五轮,张健5枪中3,排名最末遗憾出局。第六轮,神勇不再的克利莫夫因积分垫底遭淘汰,丁峰、普波、库马尔三人进入最后两轮,争夺金、银、铜牌的归属。倒数第二轮,普波、库马尔继续稳定发挥,丁峰5枪仅中3,最终以27中获得铜牌。普波在最后的对决中顶住压力,最终打出34中、平世界纪录的总成绩,将金牌收入囊中,库马尔以30中获得银牌。
能够成为中国手枪速射奥运夺牌第一人,25岁的丁峰显然非常开心:“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和努力付出,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我有收获。感谢关心我的人,希望10年以后(夺冠的普波比丁峰年长10岁),我也能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回顾起整场比赛,丁峰说:“在大赛前有些紧张,但自己感觉挺好的,这场比赛发挥得还可以。”比赛中,丁峰曾经一度领先,有望夺金,“感觉自己可以发挥得更好,但对于这个结果,我也能接受,”他说,“有遗憾,才有进步嘛,毕竟自己还年轻,对于比赛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再提高。”
从2006年进入国家队以来,丁峰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队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帮助和关心,自己也得到了成长,挺开心的,”“我经过了历练,也成长了,这是我人生当中非常美好的过程。”
在第四轮和第五轮只打出5中2和5中3、最终无缘奖牌的张健说,“不是技术环节出了问题,而是心理没有把控好,我应该再坚定一些”,“参加奥运会是我人生的一种经历,我会不断成长。”
评价起丁峰和张健的表现,教练张建伟感到满意:“决赛难度很大,时间也长,丁峰和张健都是年轻的队员,最终能够顶住大赛压力,表现还不错。经过比赛的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将会提高。”对于男子手枪速射的未来,张建伟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近几年来,手枪速射进步很快,从原先能舀世界杯的名次,到获得世界冠军,再到这次在奥运会上有所突破,令人欣喜。不过,(离最高水平)还有距离,还要一步一步来。”(完)2012/08/04 02:0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