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蹦床冠军,来自江苏江阴的小伙子陆春龙场下高举拳头,情绪激昂,他在为自己的队友董栋62.990分拿到的金牌叫好。其实,他自己拿到的铜牌同样令人尊敬,因为这是一枚他用坚韧和毅力克服伤病,战胜自我,“熬”出来的铜牌。
领奖台上春龙哭了
队友董栋拿到金牌时,陆春龙给出的是微笑和掌声,可当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时,陆春龙突然动情地哭了!
陆春龙的眼泪里五味杂陈,有喜悦,有委屈,有失望可能也有宣泄。比赛中,陆春龙的表现也足够完美,决赛中,他的动作又高又飘,空中姿态也好,61.319分的得分也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不过,董栋超水平发挥的62.990分高分,实在让他难以超越。不过,走下领奖台的陆春龙说他一点也不遗憾。“董栋这场比赛发挥太完美了,我为他高兴,私底下,我们都是兄弟。”
谈到自己的表现,陆春龙说:“我取得的铜牌自己很满意,如今我的状态和能力肯定无法与四年前相比,我有这么严重的腰伤,感觉站在奥运赛场上,就是一次胜利了。”混采区里,陆春龙对记者说。
伦敦奥运会前,江苏省体育局领导曾经在北京开了一次运动员动员会,当时,陆春龙第一个发言,他说自己经历过低谷,已经变得成熟,会用平常心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陆春龙确实做到了。某种意义上说,陆春龙的这块铜牌,不亚于金牌。
带着腰伤征战伦敦
与何雯娜一样,北京奥运会男子蹦床冠军陆春龙在奥运会后三年的日子不好过。2009年和2010年世锦赛,陆春龙均不敌队友董栋,在平时的比赛中,他甚至经常输给队友涂潇。一段时间里,在冲刺伦敦奥运的道路上,陆春龙的前景一片模糊。
然而就在2011年年底的关键时刻,陆春龙逐渐复苏,在三站世界杯系列赛中取得两枚银牌,更在本届伯明翰蹦床世锦赛以稳定的状态战胜了队友董栋,继北京奥运会后首次站上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其实,旁人也许不知道,因为严重的腰伤已经让自己的运动生涯难以持续的陆春龙重返巅峰,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我的腰伤是常年高强度训练积累下来的劳损伤,上周期我的腰伤跟这个周期就很不一样,平时没事还好,严重的时候就会压迫神经,有段时间我的腿都是麻的,做动作的时候腰部以下根本使不上劲儿,非常可怕。用医生的话说,再继续下去的话,病情将会进一步恶化,后半生难以想象。”昨天赛后的混合采访区,陆春龙含着眼泪与记者谈起自己的伤病。
身为奥运冠军,经历低谷期是一件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教练一再苦口婆心地开导他要顶过去。“我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昨天赛后的混合区,陆春龙告诉记者:“起初听到这些外界的流言蜚语,我很在乎,但是久而久之,流言蜚语已经变得满天飞,自己也就不去在乎了。”一个奥运冠军,克服严重的伤病,重新站在奥运赛场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更何况,他又一次站在了领奖台上。
奥运会后铁定退役
混合采访区,陆春龙明确向记者透露,伦敦奥运之后自己铁定退役,尽管他今年只有23周岁。陆春龙告诉记者,他曾经跟同样来自江苏的奥运冠军黄旭探讨过退役的问题。“黄旭大哥当初跟我说,‘一个运动员好比一棵大树,经过多年的辛勤培养和成长,好不容易收果子了,但刚刚收了一次果子就把它砍掉是不是很可惜?’用黄旭大哥的话来衡量,23岁退役确实有些可惜,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的一辈子只有七八十年,我在蹦床领域努力了付出了收获了,接下来我想去体验更多的东西,想经历更丰富的人生。”
陆春龙说,“下个奥运周期我就27岁了,虽然年龄不算太大,但已经很难继续维持一个较高的竞争状态。与其赖赖巴巴地再混四年,不如多给年轻队员一些机会。”退役之后,陆春龙的第一选择是进大学深造。“先把本科攻下来,再继续研究生学业。”他强调说,首选学习并非为了文凭,“运动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我希望自己能静下心来好好充实一下自己,尤其是多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至于学成之后的打算,“这是我的一个小秘密,现在还是不要说了吧!呵呵。”陆春龙卖了个关子。
特派记者刁勇(本报伦敦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