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3日,第30届奥运会展开了蹦床男子网上的争夺,最终中国选手董栋与陆春龙分获金牌和铜牌。有趣的是,四年前的2008北京奥运会,两个人正好相反,陆春龙是金牌,董栋是铜牌。08之后,陆春龙一度陷入低谷,甚至曾考虑退役,如今四年过去,他给我们讲述了当时自己的心路历程。
2008年一举夺金之后,陆春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四年,就像他所从事的蹦床运动一样,来回的起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起伏呢?难道是金牌对他产生的改变?“不完全是金牌对我的一种改变,当时的感觉就像是一种短暂丧失了人生目标的感觉,前面十几年的目标就是拿奥运冠军,但是最终拿到的时候,感觉好像后面一下子似乎失去了目标,然后又觉得2012年好远啊,四年啊,放松一下吧。等一松下来,等到你觉得该提起来的时候又提不起来了。”陆春龙说。
放松意味着什么呢?是训练的强度在下降么?对于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陆春龙已经可以坦然面对,“都是点点滴滴的,那时候的训练完全是应付数量,看看今天一共有几组,就像上去了赶紧练完,练完了好早点下课。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每次训练之前,都会把动作想一遍再做,不是单纯地应付了。”
那么这种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董栋说,是在2010年,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亚运会名单中第四位的时候,这位位次让他无缘参加广州亚运会。“第四位就是替补的替补,第三是替补,第四是替补的替补。不是说我一定要参加亚运会、参加什么比赛,而是我当时对待事业的态度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后面真的是休息也好、重新调整状态也好,回到队里的时候,我改变了很多。”
当被问到这种改变的细节时,陆春龙说:“2008年的时候我体重57公斤,在家休了一个礼拜变成了63公斤,最后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减到了55公斤,比之前还低。我觉得有时候想想也会挺佩服自己的,觉得意志力还是不错的。当时他们刚比完亚运会,比较轻松,我每天一个人在馆里,训练完了,穿上减肥服开始跑步,跑到整个馆的灯都黑了,跑完以后就累得躺在垫子上。我每周一三五跑步,跑完的时候整个馆里就剩自己一个人了,从那时候自己心里重新迸发出一种力量,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生涯。”
(来源: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