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2年8月5日,第三十届奥运会将展开体操单项决赛的争夺。备受关注的体操项目上,中国男队传来了滕海滨受伤,郭伟阳临危受命替补上,虽然这种临阵换人可谓兵家大忌,但对于公认实力超群的中国男子体操队来说,更多确是考验和磨练。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体操男队在历届奥运会鞍马项目上,都有怎么样的表现。
这个“好练不好比”的项目上,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为中国队首开金牌纪录,而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宁交叉”至今是鞍马选手几乎人人必做的动作。
88和92年奥运会,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表现欠佳:88年没有闯入决赛,而92年的李敬则因为失误仅排在第七。
96年的亚特兰大,虽然有黄华东和范斌两人晋级决赛,但却同样发挥欠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获得冠军的是前中国国家队选手、后移民瑞士的“鞍马铁人”李东华,伴随着他爱情故事的伤病经历和事业生涯一直被认为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典范。
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把在这个项目上的突破压在邢傲伟身上,但由于预赛发挥欠佳,他无缘决赛。
在希腊的雅典,虽然赛前各方就将肖钦视为夺金大热门,可预赛的失误让滕海滨成为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唯一夺金可能,顶着团体失利的压力,滕海滨以惊人的发挥成功击溃罗马尼亚名将乌兹卡,夺得中国队在本届奥运的唯一一枚金牌。
北京奥运会上,携这连续三届世锦赛和一届世界杯总决赛冠军之姿,“小马神“肖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成功问鼎。
虽然本届奥运会是滕海滨时隔8年再度出征,而且这个项目也具备夺牌实力,但由于赛前训练的意外受伤,教练组不得不原本应该在23日就从北爱尔兰回北京的替补郭伟阳,一直留在在当地待命,如今,郭伟阳已经即刻赶赴伦敦与队友会合。可以说,从此刻开始,中国男子体操队的出阵名单将不再有任何更改的可能,而滕海滨只能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搜狐体育 天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