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郭爽再次与冠军擦肩而过,0.024秒的落后,半个车轮的距离,中国自行车依然未能取得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但我以为这已经很了不起。
了不起之一,在欧美选手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自行车项目上,中国人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周玲美开始,一次次向世界最高水平发起冲击,这次在自行车运动发展最鼎盛的英国,郭爽们已经动摇了欧美人的霸主地位,逼得国际自联发通知说不再接受任何申诉。
了不起之二,在郭爽身后撞线的是中国香港选手李慧诗,两个中国人站在前三名的领奖台上,证明了至少在女子短距离项目上,我们的运动员有实力有能力与世界顶尖高手掰腕子,中国的教练员也是世界最高水平的,香港能出现黄金宝、李慧诗不是偶然的。
了不起之三,当英国男子自行车队依靠欺骗性手段获得冠军后,中国队并没有效仿之,我们完全可以用牺牲战术故意撞击英国选手彭德尔顿,让她连决赛都进不了,而这种战术在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屡见不鲜。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同样横亘在我们面前: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为什么不是自行车强国?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具备骑自行车的技能,就如几乎每个美国人都会开汽车一样,可是美国将赛车文化发展到极致,印地500大赛的火爆远远超过F1,赛车电影、动漫票房飘红,就连偷车的事情都可以拍出个《极速60秒》,为什么中国的自行车运动和文化根本无法望他国之项背?
答案并不难找,当自行车还只是一种谋生的交通工具时,它很难穿起文化的衣衫。我记忆中关于自行车的电影还要向前推到1983年的《神行太保》,而另外一次是电影《手机》里,当“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歌声响起时,还是孩子的严守一正骑着二八大杠带嫂子打电话回来了。
今天,我们终于度过了生存而进入到生活阶段,自行车开始让位于汽车,渐渐蜕变为休闲健身工具,却依旧要面对一个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硬生生割裂的举国体制。在体制内看来,它只是那个在奥运会上金牌总数仅次于田径和游泳的项目。
他们看不到,城市里各种骑行俱乐部方兴未艾;他们看不到,骑着BMX小轮车的少年在广场上玩着花式表演;他们看不到,国产碳素纤维自行车的广告已经出现在央视等平台,他们看不到,新一代的公路电影《转山》已将自行车、户外与理想、精神捏到一起。他们真的看不到吗?还是选择性地看不到?
郭爽与彭德尔顿之间的距离,看起来很近,自行车大国与自行车强国之间的距离,却依然那么遥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