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奥运 一生的梦想
伊顿东尼水上中心,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在此庆祝独揽4金的荣耀。而中国赛艇,也在这狂欢的浪潮中倔强书写独特传奇。
张秀云,当她在决赛中最后一个划过终点,她知道,那已是自己20余年赛艇生涯的最后一桨。第六名,这个志在夺牌的36岁老将难免黯然,决赛后40分钟,张秀云才平复下情绪,走过混合采访区。她手上牵着7岁的女儿,水边强烈的反光下,墨镜背后有东西在闪烁。
五届奥运五段故事
从1996年到2012年,5届奥运会,张秀云都是有故事的人。
在亚特兰大,她与队友曹绵英在女子双人双桨项目中,一秒之差错失金牌。但奥运银牌,已是中国赛艇当时最高成就。悉尼奥运会前,她是世锦赛冠军,眼看就要圆梦奥运,却意外倒在一项有争议的血检指标上,提前打道回府。雅典奥运会,临近出发前2天,张秀云考虑再三,做出退役决定,因为那时的她,被形容为“28岁的年龄,80岁的心脏”。北京奥运会,32岁、已为人母的她意外复出,也意外地以一个“家庭妇女”身份挤进前四。
又是一个奥运周期,本已二度退役的张秀云在2010年初二度复出。“本想干了这么多年,家庭也需要我,想当个好母亲和好妻子。但2009年11月我以教练身份到美国训练营时,见到全新的训练理念,这让我有一种冲动。”从美国回来后,张秀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拾起双桨,“说实话,刚开始恢复训练时真没太多想法,北京奥运会对我的打击挺大的,但同时也促使我成熟了很多,因为有些东西你越刻意越追求不到。”
许是真的不刻意,才让张秀云收获意外之喜。2012年连续两站世界杯比赛,她都是冠军,这让她对自己的伦敦奥运之旅充满期待。可惜,自身的体能、决赛中的横风,阻隔了她与梦想的距离,没有奖牌的第六名,张秀云说:“心情还可以,只要能参加奥运会,划成什么样其实无所谓。”
其实,没有哪句“无所谓”不是故作轻松的“有所谓”。“奥运会一直吸引着我,我也喜欢这个项目,割舍不下。”张秀云说。
一颗心脏两种命运
8年前,有医生警告她:“再练下去,只能终身与轮椅相伴。”4年前,有专家评价她:“在这个中国赛艇女运动员身上,有些未知的东西,值得运动界、运动医学界认真研究。因为,她让我们感受到对自身认知的肤浅。”
“心脏今年好多了!”她说得轻描淡写。可就在前年冬训,出于谨慎,她还两度进过医院。关于她的心脏,丈夫刘爱杰转述医学专家的意见:“从普通医学的角度来说,她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而从运动医学的角度来说,不至于这么夸张,但随时有生命危险。”
她的复出,夸张点说,是致命的诱惑。
张秀云坦陈,关于这颗心脏,或许会引领她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做手术,恢复训练,追求奥运梦想,乃至最渴望的金牌;也可以保重身体,就此隐退,平静地相夫教女。“我第一次复出是为家门口的奥运会,搞了这么多年赛艇,就差一个奥运冠军。而第二次复出,已经完完全全想开了,既然心脏在做过搭桥手术后越来越强壮,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赛艇。”张秀云说,九运会上戴着金牌入洞房,如今女儿已满7周岁,生活上的幸福甜蜜,让她曾经苦思冥想的生命与光荣的问题,有了答案:“人呐,总要有梦想的,所以我现在就把所有顾虑都抛开了。”
三人梦想一生延续
刘爱杰,雅典奥运会皮划艇冠军孟关良曾是他的高徒。现在,他的另一项公私兼顾的工作,便是张秀云的后勤部长。
训练上,刘爱杰请来中外教练一起为妻子制定特训方案;生活中,他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厨师都是专门聘请一路跟随,一切只为了帮爱人圆梦。
“他在生活上、训练上都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有时候,真的严格,非常严格。”话虽这么说,张秀云还是按部就班地照他的安排去做。这对夫妇共同挺过一道道难关,孕育着属于一个家庭的奥运金牌梦。
16年追逐金牌而不得,张秀云说,自己应该不会再去里约热内卢了,但是女儿可以争取12年甚至更多年以后的奥运会。决赛后,张秀云牵着蹦蹦跳跳的刘朗润。女儿7岁就长到1.4米的个头让妈妈充满期待,“带她来奥运会,希望她能给我加油。”张秀云说,没有奥运金牌,自己当真不再遗憾了,因为一切的故事还未完待续,“12年后,希望我能去奥运赛场给女儿加油。”
莎士比亚说,名称又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成绩又有什么要紧呢?冠军不叫冠军,依然梦想如斯。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王彦
(本报伦敦8月4日专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