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战士”在“伦敦碗”发足奔跑———
能容纳8万人的“伦敦碗”几乎座无虚席,田径开赛了,博尔特要腾空了。但在巨星起飞前2小时,人们先为一名“战士”鼓掌、喝彩。当地时间10时35分,奥斯卡·皮斯托留斯走上跑道,全场8万人欢声雷动。当他以45秒44的个人赛季最好成绩获得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时,第六道上的他享受山呼海啸般的祝福,仿佛他就是冠军。
4天前的清晨,奥运村里,南非田径队的明星人物皮斯托留斯在电梯里遇上了同去餐厅的勒克洛斯。那位在男子200米蝶泳比赛中爆冷战胜菲尔普斯的小伙子,脖子上的金牌熠熠生辉。“从昨晚开始,我就再没摘下来过。”勒克洛斯说着,皮斯托留斯笑了,因为他家里有一堆奥运金牌,只不过那些都是来自残奥会。
今天,被人们称为“刀锋战士”的皮斯托留斯改写了奥运会历史。男子400米预赛第一小组第六道,奥运田径场上头一回出现了残疾人的身影。下蹲、起跑、加速、冲刺,一副J型义肢在阳光底下闪着光芒,一种情愫在“伦敦碗”里无限蔓延。喝彩声连成一片,双腿截肢的皮斯托留斯在声浪之上发足奔跑。“这是难以置信的经历,人群为我而疯狂,谢谢他们,我看到了南非国旗。”走下赛道,皮斯托留斯仍习惯性地戴着运动墨镜,没人知道这酷酷的镜片之后,掩藏着怎样的眼神。就像这是个伟大的时刻,但没人清楚通往这个时刻的道路上有过怎样的荆棘与坎坷。
皮斯托留斯出生时双侧小腿腓骨缺失,于是只能在11个月大就接受双腿截肢手术。不甘心被命运摆布,这是母亲对他从小的教诲。所以,学校的网球、水球、橄榄球、摔跤队里都留下过皮斯托留斯的身影。但命运并不打算就此停止对皮斯托留斯的考验,16岁时,他再遇严重伤病。“但我也要感谢那次伤病,如果不是那时利用跑步做康复治疗,我也许这一生就不会有全新的梦想——奥运会。”皮斯托留斯说。
从此,一副“圆月弯刀”让他得到了“刀锋战士”的称号,但佩戴“刀锋”同样给他带去难以想象的疼痛与曲解。疼痛是因义肢摩擦残肢引发的糜烂,曲解则源于“刀锋”带来的高科技“受益”。2004年雅典残奥会夺冠,皮斯托留斯开始萌生与健全人同场竞技的想法,但争议从此再没远去。国际田联一边批准他参加在罗马举行的黄金联赛,一边派人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他的比赛过程。经4天观察和研究,国际田联认为,由于碳纤维的假肢空气阻力较小,皮斯托留斯的步频高于健全人;而且,由于下肢缺失,他的能量消耗也相应减少。既然认定他在高科技上获利,国际田联也就在2008年做出禁止他参加健全人赛事的决定。
梦想面前,“战士”从未放弃。不断地上诉、抗争,他先让国际田联撤销一纸禁令,又在2011年大邱世锦赛前成功突破世锦赛A标。“来到了世锦赛,我知道我离梦想更进了一步。我更知道,唯有不断奔跑,才能跑向心中的奥林匹克。”2011年9月的大邱,“刀锋战士”许下诺言。
11个月后的今天,当25岁的皮斯托留斯来到“伦敦碗”的跑道上,“我不知是否该哭,但我清楚,这是我生命中的最美时刻。”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王彦
(本报伦敦8月4日专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