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在接受采访时流下眼泪。
|
|
成绩不佳,王义夫一脸愁容。本版供图/新华社
|
本报特派记者李志刚
参加伦敦奥运会,身为“金牌之师”、“王牌项目”的中国射击队派出了“以老带新”的参赛阵容,其中三位奥运冠军、妈妈选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分别是郭文珺、陈颖和杜丽。由于对手最后一枪严重失常,郭文珺在伦敦收获一枚金牌;由于资格赛落后太多,陈颖最终拿到一枚银牌;由于思想包袱重,在4日女子50米步枪三姿中“打得太紧”的杜丽则是没能进入决赛,但由“妈妈选手”引发的思考却才刚刚开始。
妈妈选手应否参赛 “不该让她再去奥运会了,这对她来说有点残忍。”杜丽未能进入女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有网友在论坛上留下这样的文字,部分网友认为“要求妈妈选手参赛,对于选手本身及其孩子都是一种伤害”,因为中国跟外国不一样,“中国的父母要为孩子付出得更多,孩子也需要父母尤其是母亲的长时间陪伴。”
身为北京人的陈颖,平均一周甚至两周才能回家一次陪孩子;孩子还没有断奶,郭文珺就带着孩子从西安来到北京,恢复训练参加选拔;杜丽的儿子茂茂,动不动就说“找妈妈去”……这样的描述着实让人心酸。当然了,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杜丽便表示自己离不开射击,“这么多年来我的手一直未曾远离过我的枪,就像我是个母亲,再苦再累我的臂弯也总会抱起自己的孩子。我离不开枪,因为射击是我的工作。”
奥运冠军应否照顾 本届奥运会开始之前,有关杜丽可能顶替四川小将喻丹参加奥运会首枚金牌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角逐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四处灭火”,都不能让议论平息。最终中国射击队尊重“选拔赛”的结果,让易思玲、喻丹二人参赛,这被很多人喻为“规则的胜利”。
中国射击队遵守了“规则”,但这一“规则”自身,却似乎不是那么完美、不是那么公平。据了解,射击选拔“规则”中明确规定,在过去某段时间内获得过大赛冠军能够得到加分,奥运冠军带来的加分不仅是最多的,而且多得有点离谱。奥运冠军是否应该得到这么多照顾,本身便存在争议。而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队曾经的奥运冠军,整体发挥只能说是一般,至今只有郭文珺拿到一枚金牌,还在某种程度上是拜对手最后一枪发挥太差所赐。
地方利益如何协调 在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奥运冠军,在功成名就甚至在已经宣布退役之后,又急匆匆地重出江湖,而置伤病、家庭、事业于不顾?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地方体育局“工作到位”奥运会考验中国整体体育实力,事实上也能反映出中国各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程度;全运会对各省市体育局是一次“大考”,各省市选手的奥运成绩带入全运会,使得各省市不遗余力地在奥运会上进行“血拼”。
周俊事件如何发生?丁宁一脸委屈是为了什么……在很多中国奥运乱象的背后,都有着地方体育系统利益角逐的影子。中国体育以奥运、全运为中心的考核机制一天不破,那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便会继续发生。
(伦敦8月4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