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英吉利
至少对中国媒体来说,刘翔抵达伦敦是一件大事,因为他在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上临战伤退,大家很想知道,这次他准备好了吗,对成绩有什么期望。
记者们急于采访到他,很多人只打听到一个模糊的时间,便跑到机场去接,可是,希思罗机场有四个航站楼,有的人还没搞清楚各个航站楼的状况,就在手机上看到刘翔更新了微博,只见他已经办完了运动员注册手续,神采奕奕地在机场留了影,说:“享受我的奥林匹克!”
四年前的刘翔很难去享受奥运,北京奥运对我们来说太特殊,意义太重大,刘翔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期望,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等着他赛道夺金,一展国人雄风,甚至,他还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是国家崛起的形象代言,大家盼着他再一次霸气地跳上领奖台,像霍元甲、叶问、李小龙那样,让我们扬眉吐气。
那个时候,有关刘翔的信息被很好地管理起来,外人只知道,他在顺利备战,状态出色,训练上跑出了好成绩……可是,正式比赛枪响的前一刻,刘翔蹒跚着退出了。
之后的事情大大出乎大家的预料,原来刘翔的状态并非传说中的那么神勇,心理上也不是媒体塑造的那么放松,真实情况恰恰相反,教练孙海平流着泪讲述刘翔的脚伤,讲他如何咬牙坚持。
刘翔能够挺过那段日子很不容易,除了恼人的脚伤之外,对他伤害更大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奚落、嘲讽、谴责、甚至谩骂,很多人感觉被他欺骗了,觉得他丢了国人的脸。
其实,刘翔没有什么错,他只是一名运动员,恰好在田径短距离速度项目上打破了欧美的垄断,为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雅典奥运上,刘翔霸气的夺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了北京奥运会,各方期望到达了顶点,比赛没有开始,刘翔就已经被摁在了冠军领奖台上,伤病也不得不变成不能说的秘密。
现在看来,这个秘密没有提前释放是个错误,在信息不透明的状况下,矛盾在最后时刻爆发,来自公众的愤怒最终由刘翔一人承担。
这次在伦敦,教练孙海平坦率地透露了刘翔存在的伤病隐患:肋部伤势恢复较好,但近期脚伤复发有些令人担忧。
此言一出,外界又紧张起来,感叹刘翔运气不佳。不过,这其实亦忧亦喜,伤病再犯自然不好,但能坦率地说出来,至少证明了刘翔师徒此次奥运之旅的心态十分淡定,受到的干扰也很少,对比四年之前,已然是天壤之别。
事情往往如此,表面风和日丽,其实是台风眼的平静,你之所以不知道附近就有一场风暴,是因为你没能看到完整的卫星云图,这自然不好,等到风暴来临,你一定气得想要骂人。
反倒是坏消息不断的时候,情况反而没有想象得那么糟,信息透明的时候,坏消息总会多一点,孙海平当然乐意把刘翔的情况讲清楚,比赛是瞬息万变的事情,谁能有万全的把握,多讲一点问题,有利于让大家全面了解刘翔的状况,对比赛有更理性的理解,这不但不妨碍刘翔的备战,还会帮助他减少压力。
所以,虽然目前关于刘翔的都是坏消息,但这却能够令我们心里更踏实,坏消息好过没消息,伤情如此透明,说明刘翔真的是来享受奥运而不是来扮演民族英雄的,他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中,在伦敦,他只是一名很会跨栏的运动员。
文/本报记者李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