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永波身边,我尽量让自己像一个旁观者,不夹杂丝毫主观色彩。
舆论,足以让李永波难以呼吸。如果他面对媒体的追问,我曾设想过很多词,比如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结果都没用上。即便炮轰国际羽联时,他的表情竟也是那样平静。
执掌中国羽毛球队的20年间,他像“明主”,又似“暴君”;有人赞他豪迈,有人骂他嚣张;有人捧他为英雄,也有人贬他为混蛋。或许,有多少人爱他,就有多少人恨他。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国歌奏响时,李永波在一字一句唱国歌,即便是一些站在领奖台上的选手,也不会像他这样虔诚。
那时,他的身边,远远地就我一个人。我相信,这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至少是一种习惯。那一刻,我多多少少理解了,李永波为何觉得自己委屈。他对荣誉、对金牌、对成绩的看重,常人无法真正体会,那是一种深入到骨髓里的热爱。而作为一个几十年的体育人,他觉得这些没错。如果你认同他这一点,便能认同全部,否则,便是形同陌路。
实际上,很难用简单的对或者错来形容李永波。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想法不再像教科书般单一。喜欢或者厌恶,正义或者邪恶,都在心中。但我想,不管怎样,李永波还会是那个李永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