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当地时间4日上午,中国赛艇姑娘们,终于能打破欧洲人的垄断,广东姑娘黄文仪和组合了不到一年的队友徐东香,在伦敦奥运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这是中国赛艇队本届赛事所获得的第一枚奖牌,这也是广东赛艇人在奥运赛场上收获的第一枚奖牌。
当时间回到37年前,“1975年的时候我才17岁,中国赛艇队第一次出国比赛就是到英国,一下飞机好多记者围着我,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人参加欧洲人强项的赛艇比赛,简直不可思议。”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第一代的广东赛艇人高敬萍说起中国赛艇队第一次出现在英国,还历历在目。但那时候到国外比赛,仅仅只是一种经历,中国赛艇和国际水平相差太远了。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梁燕 伦敦报道
现场“尽情享受这枚银牌”
伦敦奥运会是老将徐东香的第三次奥运之旅,也是广东妹子黄文仪第一次征战奥运。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时年仅21岁的徐东香与李倩搭档首次征战奥运会就闯入决赛,最终因体力不支获得第5名,但这已经改写了中国赛艇队在轻量级女子双人双桨的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前被认为是夺牌热门的徐东香发挥不佳,再次获得第5名。本届赛事中,徐东香与黄文仪一路过关斩将,以连续的小组第一昂首挺进决赛。
伦敦当地时间昨天上午的决赛中,徐东香/黄文仪从第5航道出发,最终以微弱优势领先希腊队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为赛艇队实现了本届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这也是中国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冠军被东道主英国选手夺得。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徐东香坦言对亚军很满意:“没有遗憾,尽情享受这枚银牌。这是黄文仪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我们这对组合不到一年,能有这样的成绩非常不错了”。首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银牌的黄文仪,也很满意自己的表现。“谢谢搭档对我很多很多的帮助。”
传承广东赛艇人和地利
高敬萍告诉记者,广东赛艇运动开展得比较好,既有地缘优势,也有人文优势。
在1972年,广东是比较早恢复船艇队伍的,高敬萍就是1974年开始投身赛艇训练。那时候选材不容易,大部分队员和她一样,都是从其它项目转过来,或者又从水乡渔村里找来水性比较好的姑娘小伙子。然而就是这支七拼八凑的赛艇队,很早就撑起了中国赛艇队的大梁。“1975年中国赛艇队首次到英国诺丁汉参加世锦赛,当时队里就有6个女队员来自广东。我当时才17岁,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这是中国赛艇队员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引来媒体的关注,“在伦敦的希斯罗机场,我们队就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我是最小的选手,大家都围着我问,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人能来参加赛艇比赛就是很奇怪的现象。”高敬萍说。
但那时候中国的赛艇水平处于落后水平,“哪里有什么名次可言,我们连英语出发口令都不会听,看到别人开始划才跟着划,国内训练连正规的出发器都没有。”
创新开聘外教先河
这37年间,中国赛艇的水平也随着中国体育水平大幅提高,而在此间广东赛艇一直都是全国最高水平的。在本届奥运会上,除了获得银牌黄文仪之外,还有另一位男子轻量级的选手张国林也来自广东,他们两人都曾在今年的世界杯上夺冠。
由于赛艇运动在广东开展得早,所以在全省的业余训练开展得非常蓬勃,训练点多训练也比较系统。此外,由于赛艇对队员的身高要求比较多,广东队也在全国范围中“不拘一格降人才”。既有遍布全国的选材体统,有85%的选手是引进自各省,由于广东的训练条件成熟,间接已经成为了全国的赛艇人才基地,本届参赛的张国林就是引进自辽宁。但同样也非常重视本地人才培养,黄文仪就是本土的潮汕妹子,高敬萍对她的评价是:“有潮汕姑娘能吃苦的优良品质。”
另外,由于广东靠近港澳,训练思想比较开放,也是最早开创了这个项目聘请外教的历史先河,从六运会开始,广东省队就一直聘请外教,黄文仪在广东队训练的时候,就师从罗马尼亚外教佐加,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