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云昨天发挥欠佳,只拿到女子单人双桨皮划艇比赛的第六名。但是,因为张秀云这个名字,她的成绩虽然离金牌很远,她的故事却离传奇很近。
1976年出生的张秀云,如果论资排辈,至少应该是中国赛艇队教练级的人物,但目前却仍然与小十几岁的后辈们同场竞技,只因为她的职业生涯太过坎坷,遗憾颇多。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仅以1秒之差屈居银牌,当时只有20岁的张秀云被国际赛艇协会技术部主任道尔·米尔森称为“未来的赛艇天才”。赛艇项目有项检测数值叫最大吸氧量,张秀云的此项数据已接近男子水平,这在全世界女运动员里都属罕见。
但张秀云的职业赛艇生涯在此后几年陷入了巨大危机。2000年悉尼奥运会,精心准备了四年,却在最后关头倒在一个与兴奋剂没有瓜葛的血检指标上,她的第二次奥运会之旅还没出发就已夭折。
2003年,张秀云在训练中被查出心率过快,平常走路时已经达到130多次。医生的警告是,“如果不手术,可能有猝死的危险。”一名27岁赛艇运动员,被称为有一颗“80岁的心脏”,这样的身体怎么去参加奥运会?
接下来的生活,是在治疗、休养和特殊的训练中度过的。期间,她与国家水上运动中心副主任、雅典奥运会皮划艇冠军孟关良的恩师刘爱杰结了婚,证婚人是何振梁,她还当上了妈妈,还在北京体育大学念到了硕士。
她当年的复出,夸张一点说,是“致命的诱惑”。何振梁先生曾跟她聊过,希望她认真考虑一些根本的命题、比如生命、荣誉……
张秀云在有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还能从事赛艇运动,并保持世界最高水准,这也成为了很多专家研究的课题。有人说这种搏命法不值得,奥运会终究比不上生命重要。但她告诉记者,没那么严重,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她已经知道该怎么对付自己的伤病。
四年前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年过而立的张秀云又与奖牌擦肩而过。几乎没有人认为,四年后,这个“大婶”级选手还能坚守到伦敦。可是大家都看走眼了,她真的来了,还一路闯到了决赛。曾经被太多的运动医学专家认为不能从事赛艇运动,否则就得坐轮椅的张秀云,又回来了。
张秀云曾经苦思冥想的生命与光荣的问题,早就有了答案,她说人总该有梦想的,所以她现在就把所有顾虑都抛开了。昨天,张秀云又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决赛中,她没拿到金牌,甚至没拿到奖牌,但是她的传奇,已经不需要再用金牌来证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