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后女子重剑队员相拥而泣。
女子重剑团体
女子重剑队赢得中国击剑奥运会历史首枚团体金牌
新快报记者 林炀
扬眉剑出鞘,昨天凌晨,孙玉洁、李娜、骆晓娟和许安琪“四朵金花”组成的中国女子重剑队以39∶25大比分战胜最大“黑马”韩国,赢得中国击剑奥运会历史上首枚团体金牌,创造了历史。至此,中国击剑队也实现了在重剑、花剑和佩剑三个剑种项目中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一幕。
中国女子重剑队上一次书写辉煌还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当时,杨劭琦、梁琴、李娜所组成的女子重剑队斩获了铜牌。那时的李娜还只有19岁。这12年,她经历了世锦赛夺冠、北京奥运会没有女重团体设项、退役结婚生子、重新复出的过程。夺冠后李娜感慨:“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这中间是12年时间。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12年意味着什么?对于这块金牌的渴望性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因此,夺冠后中国姑娘们泪奔、拥抱,孙玉洁“领唱”的海豚音呼啸全场,骆晓娟先是张嘴狂笑,之后又变成了抿嘴“大笑”,原来在庆祝的过程中她的牙齿被打掉了,“可能是我个子太矮了吧,当时大家肢体动作都非常大,大家拥抱的时候肯定要把我的头拉住,然后一块手表突如其来地就把我牙齿打掉了。门牙掉了,我只能闭着嘴巴上领奖台啦。全国观众都要看到的嘛。”
但复出得到回报后,这个插曲也变得那么美好回到奥运村,骆晓娟发了一条微博:“凌晨睡下没多久又醒了,一切是梦一般的美好,原来都是真的。谢谢大家关心我的牙齿咯,纯属偶然,(没有流血也没肿挺万幸)!此时此刻很想家,很想爸妈!”
女重姑娘求教若渴
不远万里,赴欧登门拜师
新快报讯 女重的突破很大部分得感谢有着36年王牌执教经验的法国外教练勒瓦瓦瑟,夺冠后,李娜带领队友抱成一圈庆祝,然后一起抱住了场边白发老人勒瓦瓦瑟,老人也跟她们一起围成圈跳着叫着,但是很快,四人放开教练,一起退后几步,一起向老人鞠躬行礼,老人赶紧搀起来,跟着就又是幸福的拥抱。
有意思的是,这位年逾六旬的法国外教与女子重剑队的关系,也和其他外教不同。勒瓦瓦瑟住在法国巴黎郊区,在一个俱乐部里工作,而女子重剑队要跟他训练的话,就得去他的俱乐部跟他的队员一起训练。
勒瓦瓦瑟在世界剑坛声名显赫,他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带领法国队夺得女子重剑个人和团体两枚金牌。队员们认为,这位外教不仅执教经验丰富,而且在调节队员心理压力方面很有水平。
近四次奥运会中国女子重剑成绩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女团摘铜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莉闯进八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娜第四名
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玉洁摘铜(创个人赛最佳)女重团体夺冠(实现零的突破)
中国女子重剑队成员
李娜(辽宁丹东人,31岁)
孙玉洁(辽宁鞍山人,20岁)
许安琪(江苏南京人,20岁)
骆晓娟(江苏盐城人,28岁)
特写
四朝元老李娜12年终圆梦
“天下哪有妈妈不想孩子?”
新快报讯 这是31岁的李娜第四次参加奥运会,12年前在悉尼,她还是个青涩的小姑娘,初出茅庐就跟随团体收获奥运会铜牌。四年前在北京,李娜拿到个人第四名,由于没有女重团体的设项,她丧失了参加女团的机会,并在2009年全运会后选择退役,结婚生子。直到一年前,被领导劝了三天后,出于对奥运最高领奖台的追求,她又重新复出。
“当时我4月25日回到北京,把6个月大的儿子交给了他奶奶,重新回到了赛场,感觉蛮残酷的。天下哪有妈妈不想孩子?”可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只能强忍对儿子的思念。从那至今,她几乎没有回过家。李娜重返国家队之后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任性的运动员。她说:“作为妈妈,我的想法和以前截然不同。过去我是一个人,为所欲为。而作为妈妈,我想的更多,想到要主动为全队去承担更多责任。”
昨天决赛第三局,中国队以4∶7落后,31岁的老将李娜登场,在郑孝荣手上生生扳回三剑,将比分追成9∶9。李娜回忆:“当时我告诉自己,李娜,你必须发挥,作为老大姐,你不能把包袱甩给队友。”
12年的经历让李娜渐渐释怀,“击剑给我带来了信心、坚定、韧性和做人的道理。即使这次拿不到金牌,我也无怨无悔。没有金牌,日子也一样能过好。”李娜说,“这次拿到了金牌,也不会改变什么,接下来的路很长,还要照旧生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