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阿尔及利亚女裁判赫拉·西迪,轻声对左手边的叶莲娜·萨维耶娃耳语几句,俄罗斯人摘下红色头巾快步跑回绳角,将它递给教练,再返身回到拳台中央。露出小小发髻的萨维耶娃,这会儿看起来像位姑娘。
西迪高高举起萨维耶娃的手,宣布她击败朝鲜对手金荷颂(音译),获得了这场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蝇量级(51公斤级)1/8决赛的胜利。
这是一场前世界冠军与世界亚军之间的较量,两年前,她俩曾在巴巴多斯举行的世锦赛雏量级(54公斤级)决赛中一较高下。但各自都选择减级参赛后,萨维耶娃与金荷颂间的对抗,非但称不上顶级交锋,还很有些沉闷,实力下风的金荷颂总想以缠抱对手的方式令比赛节奏慢下来,一路落后的她,即便在第4节也无法有效突破俄罗斯人的防线。12比9,萨维耶娃赢得毫无悬念,与以往一样。
这却又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比赛,因为性别——女子拳击在奥林匹克家庭的第一场表演,在2012年8月6日下午13时30分,奥运会不再有对女性关上大门的项目。普普通通、无关大局的一场预赛,居然令ExCel拳击馆的媒体席爆满,正是因为这层特殊含义。
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在此刻产生什么神圣感。拳击一直以来都是伦敦奥运会最畅销的项目,但过去一周看惯了男子拳击的观众,似乎对今天这历史性一战并不太满意,沉闷拖沓的比赛,甚至有倒彩传来。当然,如果你错过了现场司仪介绍,怕是根本无法立即意识到眼前举行的是一场事关奥林匹克性别歧视画上句号的比赛——寻常的头套、寻常的比赛服,一切可以体现性别区别的符号都被掩盖了起来。国际业余拳击理事会(AIBA)前不久否定了女子拳手穿裙装的提议,性别区分在这时反倒显得有些突兀。
胜利者除了萨维耶娃,还有AIBA,发生在8月1日的一件丑闻,一度令这家单项组织非常被动。在男子雏量级(56公斤级)1/8决赛中,阿塞拜疆选手阿卜杜哈米多夫在第3回合被日本人清水照击倒6次,但最终却被裁判判罚以点数获胜。裁判判罚的种种黑幕一直以来都是拳击运动的软肋。焦头烂额的AIBA不得不在翌日改判清水照胜利,并宣布将当值主裁、土库曼斯坦人莫瑞尼雅绍夫与阿塞拜疆籍技术官员阿比耶夫驱逐出伦敦奥运会,另一位德国籍裁判舒马赫的去留将在明天决定。
好在,就在此时,女子拳击如及时雨般登场了。守候在拳击台边的媒体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性别这个更宏观、也更感性的话题上了。AIBA主席吴经国所说的“我们将始终维持比赛的公正性与诚实性”这般官话,显然远远不及印度女拳手哈曼特·孔姆带着泪水的言语更动人,“今天是我双胞胎儿子的生日,对不起,因为奥运会,我无法陪在他俩身边。奥林匹克是每位运动员的梦想。我打了整整12年拳击,退役了又再次归来,拼命减肥以改变级别,暂别家人无法陪伴他们,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奥运会。”
好吧,奥运会欢迎你们,女子拳手。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沈雷
(本报伦敦8月5日专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