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五枚奥运金牌,我现在已经是中国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了!”邹凯说这话时一直在笑,从心底透着高兴。伦敦时间8月5日下午,在奥运会自由体操项目上,北京奥运会“三金王”邹凯用一套近乎完美的高难度动作得到15.933分,成功卫冕。这枚金牌也让邹凯的奥运金牌数增加到5枚,成为迄今为止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中国选手。
开场就是决战
北格林威治中心再度爆满,英国人对体操似乎格外喜爱。几天前,记者在这里见证了中国男团以“零失误”表现夺冠,如今再度回到这里,则是期盼着来自家乡的川将邹凯能创造历史。昨天的比赛之前,邹凯的奥运金牌总数已达到4枚,追平了伏明霞、郭晶晶、邓亚萍等人的纪录,如果能再度夺金,他就将成为“第一人”。
日本名将内村航平率先出场,邹凯紧随其后,两人也是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在全能比赛中摘金的内村航平并没有使用世锦赛上使用的那套动作,力求平稳的他表现非常完美,拿到15.80的高分。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对邹凯来说要想夺冠就不能有任何闪失。邹凯收起了笑容,坚定地走上赛场。开场一串动作后稳稳立住,博得热烈掌声……邹凯深吸了一口气,加速,翻腾,落地……虽然动了一小步,但这套难度极高的动作依然让他得到了15.933分。看着现场大屏幕上打出的成绩,邹凯并没有激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反倒是观众为他庆祝起来。直到最后一位出场的智利选手比赛结束,邹凯的脸上才露出灿烂的笑容,那一刻他已经知道冠军属于自己。
大屏幕显示冠军属于邹凯后,他显然早有准备,马上拿出了中国体操名将李宁亲自为他题写的横幅,和教练一起展开,上面写着“五金冠九州”。五金,邹凯成为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数最多的中国选手。
四年憋着口气
邹凯夺冠后,小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这枚金牌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意义。四年前,邹凯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三金王”,当时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中国队主场作战,要不然邹凯不可能拿到3枚金牌。在随后的2009年和2011年世锦赛上,邹凯两次都未能夺得自由体操的金牌,质疑声更大了。这样的声音伴随邹凯走过了四年,他渴望在伦敦再次证明自己。
夺冠后邹凯非常兴奋,说起话来也不忘开玩笑:“去年我输了,我觉得自己反而变得更强了,攒了一年的人品嘛。2008年奥运会后外界很多人质疑我,现在可以消除了吧?我证明了自己。”显然,那些质疑声在外表乐观的邹凯心中一直留有阴影。这些年邹凯其实一直受到伤病困扰,还经历过低潮,甚至一度淡出中国体操队主力阵容。说起那段日子,邹凯觉得自己一直都充满自信,从来没有放弃过。
对于决赛,邹凯说:“内村航平第一个出场对我来说也有压力,不过事先已经预想了他如果得高分,我就怎么去准备。我觉得主要是调整心理,所以不太紧张。”成为获奥运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后,邹凯非常高兴,“这枚金牌对我意义重大,第五枚金牌了,以后我可以向我儿子吹牛,并且告诉他‘你要超越我’。虽然我个子不高,但肯定我也可以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这句话一出来,现场记者又一次被他逗笑了。
今年24岁的邹凯显得很成熟,“其实今天的很多东西也不能叫证明自己,不过是给自己体操生涯再次增加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已。我还是那个我。”输给邹凯的日本名将内村航平赛后也说:“邹凯的表现非常棒,他应该得到金牌。夺得银牌我也非常高兴,我尽力了。”
特派记者 陈浩 (本报伦敦专电)
展望
体操“双子星”还要冲两金
在邹凯获得个人第五枚奥运金牌后,大家都期盼他能创造新的辉煌,因为两天后的单杠决赛邹凯依然是夺冠大热门。“我会在单杠比赛中力争卫冕,这枚金牌给了我更多的信心。”邹凯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新目标。另一位在团体比赛中已经成为奥运冠军的成都小将冯喆,也将在双杠比赛中冲击金牌。来自四川的体操“双子星”,将有望成为北格林威治中心最耀眼的两名选手。
“攒人品吧”是邹凯奥运年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对于单杠的较量,他同样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一定会发扬中国人的拼搏精神,再去拼一块金牌。”邹凯说。
在邹凯获得伦敦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后,另一位川将冯喆也为他高兴,“接下来我们还有戏,拼了!”冯喆在预赛中排名双杠的第一位,将和队友张成龙一起向金牌发起冲击。
特派记者 陈浩 (本报伦敦专电)
花絮
超“萌”邹凯 人气超旺
邹凯外号“小眯”,因为眼睛小,又有点近视,所以看东西或笑起来时眼睛就眯成一条缝,在中国体操队,他和另一位川将冯喆是一对开心果,自然也是最受观众欢迎的选手。在伦敦北格林威治中心的看台上,一群特意来看邹凯比赛的女留学生非常兴奋,“邹凯看着好萌啊,尤其是那张脸,真想上去掐他一下。我们都很喜欢他。”其中一位名叫周洁的留学生笑着说。有趣的是,邹凯女朋友的名字也叫周捷,是前中国艺术体操队的队员,已经退役四年,目前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周捷这次奥运会也来到了伦敦,并在邹凯比赛时到现场为他加油助威。
本届奥运会开赛至今,除邹凯、冯喆外,创造了中国男子游泳历史的孙杨以及英国跳水金童戴利也都被大家贴上了“萌”的标签,吸引了众多女观众的追捧。特派记者 陈浩 (本报伦敦专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