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强调的是,我认为现代奥运会的举办意义,应该是全人类的和平、进步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胜负、金银。”88岁的吴成章老人今天在伦敦奥运会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上表示,奥运会绝不是简单的体育竞技,其中包含着历史的传递,“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大家携手前进,这才是奥运会的精神。”
吴成章老人有足够的资格指点奥运--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海人吴成章作为男篮队的运动员参加了小组赛阶段的比赛,老人回忆说,由于当时并不理解比赛规则所以小组没有出线,“但那段记忆永久难忘,我希望还能找到当时的对手,大家坐下来一起聊一聊当年的事情。我刚到伦敦两天,我看泰晤士河上的桥还是老样子,但是我们参加比赛的球馆已经变成一个超市了。”
尽管有些朋友已经过世,但吴成章在伦敦见到了“手下败将”普瑞斯,两位老人似乎都从对方身上找回了记忆,聊天的气氛非常融洽。
“我们54:25赢了英国,最后一场赢伊拉克100分,但也没有进八强。”记忆力惊人的吴成章说,“当年来参加奥运会的篮球队一共十个人,5个上海人、2个菲律宾华侨、1个新加坡华侨,还有2个当兵的,海军。因为经费特别紧张,我们需要先打表演赛挣钱然后再来奥运会参赛。”
因此1948年那支篮球队在上海、香港和新加坡打了很多表演赛,然后转车搭船,“从出发到伦敦花了一个多月”。
在伦敦,吴成章他们每个人每天的花销不能超过两英镑,但无论如何节约,球员们还是无法支付食宿费用,“我们只在奥运村住了两天就搬出去了,因为没钱了”,吴成章说,“我们后来找了一家职业中学借宿,吃的是自己带的咸鱼干和大米,比赛的时候也是自己花钱坐公交车去比赛馆。”
吴成章的回忆引起了普瑞斯的共鸣--只比吴成章老人小三岁的普瑞斯看上去只有六十来岁,他说他还在坚持打高尔夫,甚至还能“踢足球”,“有时候也去游泳,打板球”,“运动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参加体育运动为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乐趣”,普瑞斯说。
对于比赛的回忆,普瑞斯有些困难,因为英国人对篮球兴趣不大,“我没有留下更多的资料,我只记得我们输了很多”,普瑞斯说,“明天篮球比赛又是中国和英国,虽然两个队都已经被淘汰了,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打一场精彩的比赛。”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郭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