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和金牌,哪个都重要
本报记者 张顺亭
中国运动员在伦敦争金夺银,是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刻,运动员一般赛前都不会接受长时间采访,有敷衍之嫌。但这实在不能怪他们,媒体的本职是追逐新闻,运动员的本职是赢得好成绩,他们需要防止一丝一毫的干扰,连他们的父母都不行。有些夺金选手的家人是被悄悄安排到现场的,近在咫尺却不能享受天伦,这种看法有些不近人情,和西方运动员有较大区别,但却需要我们理性看待。
中国能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保持目前的强势夺金,不能不说和这种“不近人情”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夺金很像打仗,临战前是没有家长里短卿卿我我的,命令一出,就要搏命。这种做法确实少了人情味,但是它管用。我们老百姓喜欢看金牌,教练和队员追求金牌,各个层面都需要金牌,中国夺了那么多金牌,争了那么多荣誉,他们为此付出没有人会觉得不值,外界不必为此说三道四。
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多是集训,这是一种军事化的训练方式,运动员一年到头不回家是常事。这对每个选手背后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痛苦但无奈的选择。有些事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运动员的天职要求他们以夺金为第一位,顾不了家也就在情理之中。
因此,这些人在夺金的背后,屡屡表现出来的对家庭和亲人的歉疚,也就成了很真实很感人的故事。其实,想取得成功必然要付出,这不止中国的运动员, 西方运动员也未尝不是。这不止体育这样,其他事业同样如此,这是成功人士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你想达成目标,就得尊重这个规律。
但我们实在不愿意看到那些连家人病重和去世都隐瞒的消息,那超出了人的底线,运动员首先是人而不是机器,国内有那么多发对的声音,就是因为有些做法过了,举国体制遭受质疑,不能不和这种做法有关。
希望运动员能在奥运会之后和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也无妨,中国体育亏欠最多的就是这些。运动员都是爹妈生的,亲情和金牌对于他们来说,哪个都是重要的。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张顺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