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规理由没说清,就把金牌变成了银牌,伦敦奥运会自行车赛场上演乌龙判罚让中国队不服。
在国际自盟宣布对中国自行车队罚款200瑞士法郎后,中国自行车队领队潘志琛当地时间4日致信国际自盟主席帕·麦奎德和伦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组委会主席西蒙·利利斯通,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并继续要求对女子团体竞速赛判罚中国队违规一事做出解释。
二次申诉 追问“何处犯规?为何改判?”
潘志琛在信中说,2日的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结束后,现场即时广播中国队是冠军。赛后4分36秒,现场大屏幕公布了正式成绩,中国队获得第一名,这是比赛裁判团经过裁判程序处理之后公布的成绩,而非即时电动计时成绩。
媒体随即根据这一结果播发新闻,传遍全世界。但2分43秒之后,组委会又公布了中国队第二的改判成绩公告。这2分43秒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信中质询:中国队需要知道究竟何处犯规?因为这是奥运会的冠亚军改判。媒体需要知道中国队究竟何处犯规?为何改判?全场观众需要知道中国队究竟何处犯规?为何改判?
信中强调,到目前为止中国队还不明白何处犯规,谁犯规,犯了什么规。为何在改判以后按正常程序提出合理要求获取改判依据而得不到合理、符合规则的答复。
媒体评论 自盟 加快改革势在必行
有外媒指出,穷究判罚依据并非“失金”后的心态失衡,而是对合法权益的维护。所有判罚的前提都是承认规则,现在的关键不是罚款也不是能否追回金牌,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国队到底有没有犯规”“犯了什么规”。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击剑协会主席肖天日前也表示,在奥运会赛场,任何判罚都应拿证据说话,以规则服人,由于自行车赛事规则模糊,裁判的判罚依据也不清晰,中国自行车队当然很难接受现在的结果。
他认为,同样是裁判的判罚问题,国际剑联和国际自行车联盟的态度、做法就有很大差异。
国际剑联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改革,如仿照网球比赛的“鹰眼”系统对比赛全程录像,出现争议时,运动员可要求回放录像。另外,在赛中设立现场监督,对裁判员的公正性进行打分,得分低者会受处罚乃至取消裁判资格。
这无疑让裁判判罚更趋透明、公正,而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做法却恰恰相反。
文/记者 尹晓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