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的《产经新闻》以《靠近伦敦 伦敦被中国吸收的日子》为题,发表评论,作者感慨伦敦奥运赛场内外都被中国浸染,惊叹中国的强大。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异常的强大。这届的伦敦奥运,中国和老对手美国在奖牌榜的头名上依旧争夺激烈,但在国技——乒乓球这个项目上,目前中国已经独占男、女单打的冠、亚军,领奖台被红色浸染。作为“乒乓王国”,中国展现了不允许他国超越、独领风骚的强大。
部分英国媒体甚至称:“中国正用自己的强大告诉欧美‘你们的抵抗是无用的’”。作为欧美在这个项目上的代表,德国选手奥恰洛夫获得了一枚宝贵的男单铜牌,他在赛后的喜悦不亚于夺得金牌的选手:“对我来说,铜牌就可以等同金牌了”,“要战胜亚洲选手太难了。他们甚至连进攻的机会都不会给我”。
乒乓球成为中国的国技,是从建国不久的1950年,国际乒乓球联盟是当时世界上少数承认新中国的体育组织,这在以后,中国把乒乓球当作是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
1971年春天,在名古屋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球队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待,访问中国,就此解开了美中敌对的铁幕,开辟了“乒乓外交”之路。
在那之后,经过40余年,在伦敦奥运上,不仅是乒乓,中国在其他项目的实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英国卡梅伦政府为了吸引海外投资者,在奥运期间组织了“商业大使馆”, 内阁成员成为讲师,亲自向对各国代表宣传英国。7月27日以扩大贸易和投资为目的,举行了英中商业对谈的活动。
伦敦市当局也不输给英国政府。邀请美国的投资公司BRICS(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资公司)的奥尼尔会长,在伦敦市政厅召开了“为了亚洲世纪做准备”的宣讲会。尽管会议以“亚洲”为名目,但话题的中心是中国:介绍了中国顾客在伦敦中心的名牌店一天花掉100万英镑;以及奥尼尔所持的“2050年中国经济将会远远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等话题。遗憾的是,日本的话题完全为零。
“强大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英国已经提早在利用奥运会靠近中国、考虑与中国利益互惠的问题。
回顾乒乓球的历史,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1880年,乒乓作为英国上流阶级的消遣方式诞生,但中国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其发展成“国技”,让它成为欧美望尘莫及,独占所有世界大赛的胜利的绝对优势项目。
强大的中国今后必定会给世界更大的影响。但愿伦敦不会被中国(完全)吸收。(林瑠梨)
相关新闻:
·王皓展示大哥风范 有他相助大满贯终于找回自我
·51连胜之人终证明价值 谁还说马龙打不了大赛?
·刘国梁:马龙很好继科打得难受 谁背包袱谁完蛋
·中德之战曾因转播商改时间 郭晶晶观战两拒采访 点击进入奥运专题首页
视频节目:
·《西游伦敦记》:张歆艺球场大秀空翻不慎走光赞
·《奥运背后故事》:邹凯父亲谈棍棒下的奥运冠军
·《前方背后》:辣妈剑客自曝比赛中紧张不敢观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