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第三十届奥运会体操女子高低杠决赛在伦敦的北格林威治体育馆进行,何可欣以最高难度的成套并没有拿到冠军,原因在于成套编排没有与时俱进,不符合高低杠项目的发展趋势。
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女子高低杠决赛不同,何可欣的高低杠已经没有了编排优势、完成优势,甚至0.1分的难度优势也难以抵消一些所谓的严重的扣分因素。
在资格赛中,何可欣使用了难度为7.1分的成套,并且出色完成,得分仅仅次于东道主英国选手特维德尔,在参加决赛的八名选手中,特维德尔也是何可欣最有利的竞争者,因为特维德尔的东道主优势可以让她在伯仲之间被区分出来。
最后夺得冠军的穆斯塔芬娜是新派俄罗斯高低杠的代表,用多个难度0.2难度加分的难度串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力,并且穆斯塔芬娜在资格赛中保留了难度只完成了6.7分的成套,在决赛中她的难点连接全部连上,难度分升到7.0,最终战胜了中国选手何可欣,获得了冠军,何可欣获得了亚军。
最为何可欣来说,她在今天的决赛中第一个出场,并且要完成本次高低杠比赛中难度最高的成套的动作,现行规则下,在单项决赛之前是没有适应器械的时间的,因此何可欣和2008年一样面临严峻的局面,但是何可欣表现的非常沉稳,空翻和落地控制的非常准确,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最终稳稳落地,可以说,何可欣今天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在小臂带伤的情况下,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完成了这个高难的成套。
何可欣的成套和2008年的成套如出一辙,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何可欣的对手并没有更加出色的难度涌现,为什么何可欣的成套竞争力下降呢?原因就出在编排上。
何可欣成套动作的亮点是李娅空翻接叶戈尔空翻,然后直体叶戈尔接黄玫瑰空翻换杠,其中李娅空翻接叶戈尔空翻是只有何可欣才能完成的动作,这是她的成套到如今还具有竞争力的最关键一点,但是总体竞争能力下降是因为,过分的依赖中国队的单臂转体动作,并且在2008年到2012年的四年间,成套并没有适应新规则的创新和变化。
体操的规则在每个周期之后都会进行一次调整,这些规则的调整说明了国际体操联合会倡导的发展方向。和以往周期不一样的是,本周期shapo换杠类动作得到了较大的重视,无论是在难度上还是在扣分因素上都有较大的空间。
而中国队传统擅长的换杠方式和shapo换杠相比有诸多扣分点,比如说,换杠高度和动能分别有0.3 分的扣分,这样这一个换杠动作的扣分可能就到了0.6,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可欣那0.1分的难度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由于何可欣的高低杠难度基础非常不错,因此在经过周期过度之后,何可欣的高低杠依旧是世界最高难度水平,但是由于扣分规则的调整,那么得分上远远不如北京奥运会周期,这个优势的下降在2010年世锦赛上就全盘显现出来,如果何可欣和她的教练能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趋势的变化,在何可欣的套路上做一些变化,那么何可欣的扣分因素将减小,并且难度分将提升。
何可欣在高低杠上的弱项是短半径动作,如果何可欣能够学会shapo换杠接腾身回环这个相对难度并不是特别高的空翻串,那么不仅减少了扣分因素,并且难度分将会有0.2分的增加,这对于何可欣来说将会是一个较好的优势。
反观我们的对手英国名将特维德尔,可以说她从2004年的雅典周期活跃到2012年的伦敦周期,她的成套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用中国的典型语言来说,就是与时俱进。而俄罗斯队的高低杠同样在本周期的难度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两名选手的难度达到了7分,并且整套动作符合国际体操联合会倡导的发展方向,因此能够在本周期获得高分。
一个是与时俱进的对手,一个是编排四年不变的成套,在裁判的眼中,这样的成套显然不能从2008一直扬威到2012 ,相信何可欣的高低杠优势的转折也给中国队的高低杠敲响了警钟。
(搜狐体育 Lynn)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