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离开了,背负着些许遗憾。吊环王,这样的称谓,等待后来者承担。我们可以用“一个王者的背影”形容陈一冰离开时略有惆怅的样子,毕竟,谁都想欢笑着离开。
陈一冰的表现无疑是上佳的,即便在赛后电视画面将他的每个动作同巴西选手一一对照,得出的结论也是陈一冰的质量更高。相同的动作,更高的质量,但还是没有拦住他输,0.1分之差。
无论如何,我们都非常赞赏陈一冰离开时的风度,没有质疑、愤怒,他平静地向对手表示祝贺,然后离开。这是一个漂亮的收尾。
这里我们支持中国体操队向组委会提出申诉和质疑,这是必须的程序和权利。陈一冰的表现是出色的,他应有机会获得一枚金牌。
若回首再看整场比赛时,0.1分,这枚金牌陈一冰丢在哪了?
也许有两点,构成了陈一冰的小遗憾:其一,大意;其二,庆祝过早。
赛前中国体操队恐将这枚金牌算到陈一冰账上,李宁大哥墨迹“冰力十足”或许是一种过早的肯定。陈一冰在下器械后做出的鬼脸对裁判来说显得有些轻佻——体操是个评判严厉的项目。陈一冰当时也许觉得把握太大,急着庆祝,忘了裁判和对手的感受。
这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对依靠感官评分的体操来说,也许会是造成陈一冰遗憾主要原因。我们只能怪裁判对陈一冰的挑剔和不公了。
陈一冰走了,昨夜还有另一个遗憾,是中国男篮在小组赛保持完败。最后一场比赛,中国队还是没能实现赢球的愿望,很遗憾。当头发已花白的建宏以低沉的嗓音评点中国篮球的这场失败时,我放佛回到15年前——那时,他也是以这样的语调解说中国足球的,只不过,他不在眼含热泪。
一场未胜,反映了中国男篮目前的水平和状态。
姚解说在显示器后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用荆轲刺秦这样一种悲壮的形容来比喻中国男篮奥运之旅。我想,他也一定是以此答复我要他复出的要求。
姚明差点以“菜鸟”来形容英国队,他甚至想为英国队在亚洲找个对照。但即便是这样的一支菜队,依旧砍了中国男篮无数刀。
王治郅不顾伤病,很顽强。但失去姚明之后,压力分摊到每个队员身上,但在对抗能力上,中国男篮差得太远。我们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现实,职业联赛近20年,中国篮球的优点在哪儿?
最后问:姚壮士,果真一去不复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