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面对面第10期
总第123期
时间:2012年8月6日
地点:《中国茶馆》演播室
人物:本报记者王志锋VS林丹
夺冠后的林丹虽然没有撕碎球衣,但他疯狂的庆祝方式还是吓到了现场的“小观众”,相比之前他的庆祝方式确实内敛了许多。成熟后的林丹蓄须明志,不仅蝉联了含金量最足的奥运冠军,也让大家看到了他成熟的一面。昨日,记者通过多方努力,最终获得与林丹面对面坐在一起聊天的机会。
A:超级冠军 伦敦夺冠像做梦 现在还恍惚
伦敦奥运会也许是“超级丹”的最后一届奥运会,所以这个冠军意义非凡,这很可能是他的奥运收官之作。
新文化:从比赛的角度,伦敦奥运会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你感觉最大的不同在哪?
林丹:北京奥运会决赛对李宗伟我拿得很顺利,所以北京感觉更真实。伦敦这次感觉像在做梦,从一开始落后,到最后逆转,我一直在拼,到现在我整个人还是恍惚的。
新文化:北京和伦敦最大的区别还有你的胡子,这是你呈现给球迷最大的不同。
林丹:在来伦敦之前就一直没打理,最初的想法是比赛结束后再打理,所以就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明天再见到我就应该是刮干净的了。
新文化:你觉得这次奥运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体能吗?
林丹:我觉得虽然年纪大了,但体能还可以。与其他项目不同,羽毛球还是需要抗压能力强,而且要有持续性。
新文化:还会再坚持打一届奥运会吗?
林丹:我个人是希望再打,不想那么早退役,但还是要看状态。
B:超级对手 他们让我的冠军含金量更高
虽然李宗伟、陶菲克和盖德都是很难缠的对手,但林丹与他们私下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同时他更把对手们看作自己动力的源泉。
新文化:还是要说说李宗伟,你觉得这次夺冠是不是最困难的一次?
林丹:这次的确非常困难,比去年世锦赛还难,毕竟是奥运会决赛,李宗伟夺冠的欲望更强烈,双方都承受很大的压力,谁都不想失去这样的机会。
新文化:你和李宗伟最后打到19平,当时在想什么?
林丹:当然希望李宗伟能失误,让自己尽量稳住。
新文化:怎么看待你职业生涯中的这些对手?
林丹:无论是李宗伟、陶菲克还是盖德,他们都是我职业生涯中强大的助推器,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出现,我的每一次冠军的含金量就不会这么高。
新文化:你和李宗伟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
林丹:是的,他能说华语,我们沟通没有障碍。我们都喜欢自行车和手表,所以经常聊羽毛球之外的东西。
C:超级话题 “让球事件”处罚过于严厉
“超级丹”并不忌讳敏感话题,关于伦敦奥运会的“让球事件”,他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新文化:你怎么看这次的“让球事件”?
林丹:这次的处罚还是过于严厉了,我个人感觉非常遗憾。但我还是希望羽毛球运动能够健康发展,逐渐提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新文化:说说你的自传吧,听说叫《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是的,内容其实主要是通过我这12年的职业生涯,谈了谈我对羽毛球的认识,以及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一些心得,很多经验都在里面,我感觉这对于年轻人会有用。
新文化:很多人的自传都是代笔,这本书是你亲自执笔吗?
林丹:都是我写的,因为很多经验之谈,别人无法体会,自然就无法代笔。
D:超级婚礼 给谢杏芳一个最好的婚礼
妻子谢杏芳是林丹最大的牵挂,为了奥运会,两人虽然领证却迟迟未办婚礼。奥运结束,林丹与谢杏芳很快将大婚。
新文化:你与谢杏芳已经领证了,打算什么时候办婚礼?
林丹:奥运会结束后我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筹备婚礼,婚礼的日期还没最后敲定,但一定很快。
新文化:对婚礼有什么期待,或者有什么好创意?
林丹:婚礼对一个女孩子很重要,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想法,但我会全力以赴把婚礼做到最好。
新文化:谢杏芳这次专程到伦敦来看你比赛,给你加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林丹:我想说感谢她这么多年对我的支持,她为我牺牲了很多,我很珍惜。另外,我的家人这次也来到伦敦,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新文化:婚礼准备邀请你的对手参加吗?
林丹:李宗伟、陶菲克和盖德我都会邀请,但要看他们的时间安排,人可以不来,但一定要备好红包。
新文化:什么时候要孩子?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林丹:结婚后应该也很快吧,男孩女孩无所谓,只要是我的孩子我就会觉得幸福。
本报特派伦敦记者 王志锋/文 赵滨/图
记者手记:林丹成熟了
面前的林丹依旧年轻,但脸上的胡须在向外界传递成熟的信号。
与2008年的年少轻狂不同,2012年的林丹显得更加成熟,很少谈自己,他更多想到的是给妻子谢杏芳一个完美的婚礼;感谢家人在奥运现场给自己加油;跟对手的友谊以及对羽毛球未来发展的看法和认识。如果此前的林丹让人感觉不可一世,高高在上。那么眼前经过人生洗礼后的林丹却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