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突然冒出来的“外星人”博尔特,人类男子100米跑可能仍按部就班的以每次0.01秒的破纪录速度前行;如果没有博尔特,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肯定仍在9秒80——9秒90区间的“黑暗”中摸索。
“闪电”横空出世,北京奥运会、柏林世锦赛,博尔特十位数乘法般将男子百米世界纪录“隧道”一下打通到9秒69、9秒58,“闪电”博尔特在鸟巢“前无追兵、后无堵截(韩乔生语录)”的跑道上斜视看台、他甚至有暇拿出手来猛烈拍打胸膛——发出人类最强烈的时代宣言——我已前无古人,但谁是后来者,谁是我的追赶者?
只有博尔特才能填补他自己打通的“隧道”空当?大邱世锦赛抢跑被罚下、布雷克以9秒92的平庸之作夺冠似乎在证明:只有博尔特自己才是他最大的“对手”。在北京夺冠后的几年间,博尔特鲜尝败绩。念天地之悠悠,谁堪与我争锋?
人类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女子百米纪录的现象——“花蝴蝶”乔伊娜1988年创下10秒49的世界纪录在近30年里根本没人接近。但就在世人充满担忧之时,传出了23岁的布雷克在牙买加伦敦奥运会选拔赛100米、200米跑中两次击败博尔特的消息,布雷克100米跑出9秒75——一个最接近博尔特世界纪录的好成绩,博尔特终于有了一个“追兵”,他无法再高枕无忧,他已无暇再拿出一只手来拍打胸膛。
比起上世纪80年代“刘易斯时代”的鼎盛——冠军在9秒90左右,经常有5-6人跑进10秒00。8月5日晚“伦敦碗”男子百米决赛呈现的是:博尔特和他的追赶者已跑入一个冠军在9秒60左右,决赛5-6人进9秒80的新时代。博尔特不再独孤求败,他在伦敦的险胜带来了一个繁荣的新竞争时代。
这个地球上一切速度都有着区间的划分和限制。羚羊跑得太快就会把狮子豹子饿死,而狮子、豹子以最快速度再多跑一会儿,内脏就会爆炸……声音有着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也有着速度极限……人类若能发现和驾驭超过光的速度,时间就会停止、甚至倒流。
而人类不断刷新奔跑速度纪录的意义何在?某段体育解说很意味深长:人类科技已进入超音速、接近光速的日行千里、瞬间行千里的新时代,但相对应的却仍是人类最原始的奔跑能力在0.01、0.01秒的增长,这两种速度突破的意义是相同的:无论“跑”得多快,人类的思想、科技和最原始的奔跑速度都不应该有极限、都不能停滞、都应该“更快更高更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