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球类项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突然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首先是男女足的爆发。日本男足在四分之一决赛中3-0战胜埃及,将与墨西哥队争夺决赛权;在女足的半决赛中,日本女足以2-1战胜法国,打入决赛。
与之相比,在球类的其他集体项目,日本连续压制中国。日本女排3-2战胜中国队,将中国女排挡在四强之外,同时还在24年后再次杀入奥运会四强;女子曲棍球队则在小组赛最后一轮战胜中国队,将中国女曲挡在半决赛之外。
本届奥运会史,中国男篮以五战五负的成绩小组垫底,女篮负于澳大利亚,最终获得第五名,女曲和女排被挡在半决赛之外,男女足根本就没有取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与男女足一般,男排以及女手同样未能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在女子水球八强战中,中国女水负于澳大利亚,无缘半决赛。
这是中国历届奥运会上大球集体项目成绩最差的一届:198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冠军,1988年奥运会女排季军,1992年奥运会女篮亚军,1996年奥运会女足亚军,2000年三大球项目未有成绩,不过女排好歹在五至八位的比赛中连胜韩国和德国获得第五,女篮是因故未参加,集体项目中,女子垒球打入四强;2004年,女排获得冠军,2008年奥运会上,女曲获得亚军。在中国的奥运史上,2012年是中国球类集体项目史上成绩最差的一届奥运会,没有一个项目能够打入四强。
男女篮的衰败是球员选材窄,此外,男篮还受困于邓华德带来的内斗;女排战术混乱,女曲人才出现断层;至于女子水球队,这支为了亚运会夺金而进行大投入的队伍,依然无法摆脱畸形的发展路线:即短暂的球员选拔外加优秀的外教,在这种情况下,毫无底蕴的中国女子水球队自然无法捍卫中国团体项目的荣誉,她们在八强战中被澳大利亚击败也属正常。
举国体制下的集体项目困境
在举国体制之下,小球项目得到了最强的发展,以乒乓球和羽毛球为例,一旦进入国家队,运动员除了进行训练,一切事情都不需要他操心。有专门的教练负责整理对手的资料,体能教练、专用厨师一应俱全,必要的话,专用厨师还可以陪着球员一起来参加奥运会。而为了取得奥运会成绩,乒乓球队或羽毛球队还可以包下一栋住宅,以求球员有安静的休息环境。
在举国体制之下,小球项目依靠纳税人的金钱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发展环境,那么集体项目呢?
首先,大球集体项目无法象小球项目那样取得辉煌而直接的成绩,在唯金牌论的环境中,集体项目的发展显然会遇到很多瓶颈,集体项目的发展首先需要三个基础,第一是有广泛的选材面,第二是需要有大的资金投入,第三是需要明确的体育政策扶持。这是在举国体制内,一个项目有可能获得突破和成功的基础,若无这三个基础,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悲哀的是,中国的球类集体项目,在举国体制、唯金牌论和今天的社会风气下,明显缺少前进的动力,因为国外的球类集体项目依靠学校的选拔制度和半职业联盟的选拔制度,中国采取的是地方队选拔制度。因为参加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在地方队就要面临强烈的竞争,他(她)们的收入很少,而一旦无法进入国家队只能退役,那他们的职业生涯立即荒废,没有生活技能的他们与废人没有区别。除了男篮或男足的职业球员有职业收入做生存保障外,其余球员的收入还是来自于地方体委的投入资金。
巨大的压力、高竞争力和相对微薄的待遇,以及因为无法获得关注而产生的心理落差,这些都是集体项目无法吸引到普通人进入这一行业的原因。最典型的就是女足和女子曲棍球的例子,近十年间她们几乎完全依靠着老班底在比赛,一旦进行新老更替,因为缺少年轻的可选择球员,球队的质量立刻下降。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球类集体项目只会越来越差,不可能出现任何的发展和突破。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