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左右,开完编前会的时候,体育部主任小曹过来说,孙哥,今天写写刘翔吧。我说不写,只有在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我才会写。请原谅我在这里的一点小迷信,因为对于刘翔,我真的特别期待他能成功,特别期待他能重新披着五星红旗恣肆狂放地奔跑狂欢。我不想有什么不和谐的音节,破坏这些预设的美好乐章的前奏。
其实对我这个年纪的人,尤其是男人来说,是很难对一个同性的体育明星产生什么崇拜,哪怕关怀的情感,更多的人大概更愿意把目光瞄准青春靓丽的女影星,或者把感情挥霍在现实的灯红酒绿之间。但是我却一直对刘翔格外关注。不仅我,我周围的很多亲友也都有着同样的情怀,这届奥运之前大家讨论的时候,很多人就曾经达成过一致:伦敦赛场,我们最关心的金牌就是男子110米栏,就是刘翔有可能夺得这一块。我想,在全国的体育迷里,有这种憧憬的应该还有不少,我甚至能归纳这样的体育迷的共同特质:有一点生活阅历或者经历过一点小挫折,有过一点小成绩或者正在享受一点生活的小乐趣,也许,他们不过是最普通的市民,每天纠缠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里,也有鸡头酸脸的时候,也有拍案怒骂的时候,但是他们总能迅速地调整情绪,总能走出来,然后依旧微笑地面对生活,因为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理解生活意义的温和善良的心。
其实这样的人,他们对刘翔的期待,不仅仅是对一个体育明星获得荣誉的期待,更多的应该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认可。许多年前,乐圣贝多芬在遭遇耳聋之后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怒吼曾经在多少人,甚至多少代人的心里激起波澜:它不仅仅是强者的呼喝,也可能是弱小者面对重压的不屈的抗争!而现实生活里,人生百态各种无奈,疾病、贫苦、前赴后继的不公和挫折常常扑面而来,我们太需要这种不屈不挠,太需要这种拔剑而起!
北京奥运退赛风波之后,刘翔一直在休养和调整,去年以来连夺数个冠军,成绩也大都非常出色,我一直以为重回巅峰、王者归来弹指可待。可惜,这届奥运,预赛他就打栏摔倒,这应该不是不慎,而是伤病使然。刘翔应该太想拼了,他的七步上栏,对腿部的力量要求很高,而伤病的脚踝却已经支撑不住,力量支撑不住速度,所以打栏成为必然。北京奥运时的悄然伤退,是对未来仍有信心的表现,是坚信自己还会回来,所以他没有按照某些人希望的那样“无论如何也要跑完全程”,他不想给自己的伤病再添加任何一点重压;而这次,他选择了用未曾受伤的左腿一直跳到终点,然后亲吻最后一个栏杆,他尽情地释放了自己对跨栏运动的全部热爱,这一刻我们想起,刘翔已经29岁了。田径场上的短距离径赛运动,以身体素质而言,很难——此前也真的就从来不是亚洲人的强项,而刘翔横空出世,硬生生在群雄林立的110米栏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从此种意义上说,刘翔不仅是中国的唯一,也是亚洲和黄种人中的唯一。如今,他应该是要告别了——29岁的年龄,加上伤病,休养后几乎没有任何重回巅峰的可能。
但是我们依旧要说,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狂喜,如今依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激励意义的伟大运动员。对这样的运动员,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心存敬意和感激。虽然在伦敦,他没有实现再立巅峰的梦想,但是他的不屈抗争顽强拼搏,让他依旧如此熠熠生辉——去年的亚锦赛冠军、今年的伯明翰室内田径赛冠军、川崎世界挑战赛冠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冠军,尤其是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第四站尤金站的比赛中,他不仅夺冠而且跑出了平世界纪录12秒87的成绩,曾经,他离重新领袖这个项目如此之近啊。但是,刘翔毕竟是人不是神,我们无法强求,我们甚至也无法苛责中国的医疗水平,因为给刘翔诊治的,也包括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最富盛名的医生。只能说,造化弄人——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努力也未必能够达到目的,但是我们依然必须努力,因为只有足够的刻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功的可能。
刘翔退赛后,我留意看了一眼几家著名网站,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网上发表感慨,其中不乏不理解甚至谩骂的声音,我想这些声音大概多数来自所谓九零后的年轻人,小朋友往往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不懂得命运的残酷,这种懂得必须经过岁月的冲刷,必须经过风雨的磨砺,四年前北京奥运的时候,看到这样的谩骂我和我的朋友还曾经愤愤不平,如今我觉得我们原谅他们的无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