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展开首日争夺,在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中国名将吴静钰以8-1战胜三届世锦赛冠军、西班牙名将布里吉特,成功卫冕,她也成为陈中之后,中国队第二位跆拳道卫冕冠军。回首吴静钰的成功之路,可以用一句古语形容:艰难困苦,玉汝以成。
小小女孩 百米跑出13秒
1987年,吴静钰出生在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吕蒙乡古城村姚家嘴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吴静钰就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非常喜欢跑步。据吴静钰妈妈回忆,吴静钰就读的小学离家大概有4公里,吴静钰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跑的。最让吴妈妈记忆深刻的是,吴静钰每次跑回来时,连大气都不喘。
1999年,景德镇市体育学校来到昌江一中选体育苗子时,要求每个学生跑百米,教练们发现,当时只有12岁的吴静钰百米成绩竟然达到13秒。“她就是为跆拳道而生的。”吴静钰的启蒙教练龚循谦告诉记者,当时所有的教练都大吃一惊,吴静钰也同时被田径队、摔跤队和跆拳道队相中,但被跆拳道队捷足先登,选招为队员。就这样,12岁的吴静钰来到景德镇市体校学习、训练。
跆拳道是一个集力量、速度、技术于一体的竞技比赛项目,虽然训练十分艰苦,但这个身体纤瘦的小女孩硬是坚持下来了。两个月的强化训练,让龚循谦看到了吴静钰在跆拳道方面的内在潜质,感觉到了这个外表平淡的小女孩具有极大的爆发力。两个月后,吴静钰跟随跆拳道队参加首届江西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首战告捷,一举夺得全省少儿组37公斤级冠军。从此,她连战连捷,连续成为江西省第二、三、四届青少跆拳道赛冠军得主。
倔强小钰 练就逼人霸气
王志松是吴静钰在景德镇体校跆拳道队的师兄,两人亲密无间,哥妹相称。
“每次实战练习,只要是吴静钰输了,她都会缠着我们问原因,如果不告诉她,大家谁也别想走。” 王志松说,在体校时,教练要求吴静钰与男队友一起练习。刚开始练习跆拳道的吴静钰常常会被男队友“欺负”,训练结束后,倔强的吴静钰“揪住”对手或旁观的男队友,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输的原因,要是他们不肯说,那大家就都别想离开。
通过自己不断刻苦的练习和与生俱来的灵气,吴静钰在2002年12月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上,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她改变了国内传统反击的打法,快速、多变、凌厉的进攻,似闪电,在对手面前表现出的咄咄逼人的霸气。
“那不是一个普通女孩能够练就的,这种霸气来自她的灵感与内在潜质,具有女子技术男性化风格,令对手难以招架,望而生畏。”多次陪同吴静钰参加各种跆拳道赛事的王志松说。
与冠军同住 走出短暂迷茫
王志松告诉记者,吴静钰进入国家队后,整个训练思路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让吴静钰非常不适应。国家队更注重意识和整合能力的训练,不再是单一的基本技术强化练习,没了每天高密度的踢靶练习,少了每堂课后的身体疲累和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吴静钰很迷茫。
后来,为让吴静钰适应环境,国家队的领导特意让她与陈中住在一个房间。与奥运冠军同住后,吴静钰向陈中坦白自己的困惑,陈中毫不吝啬地开导她,还不时教导她调节比赛的心理和技巧,以便吴静钰加快适应国家队的速度。半年后,吴静钰渐渐适应了国家队的环境,渐渐走出迷茫,久别的自信与霸气逐渐回归,用吴静钰自己的话说就是,“江里的鱼突然跳进了大海,任自己畅游。”
曾经触电 扮演“少年陶红”
很多人都不知道,吴静钰曾经有过进军娱乐圈的机会。2002年,吴静钰去上海参加跆拳道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比赛前一天,《跆拳道》电影剧组来到体育馆物色演员,当时吴静钰正和队友们在训练。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吴静钰曾说:“导演走过来问我情况时,我还以为是国家队教练来挑运动员,感觉美滋滋的。”
第二天,吴静钰在比赛中夺得了金牌,第一次尝到全国冠军的滋味。半个月后,正在南昌训练的吴静钰接到电话,得知自己将正式出演影片《跆拳道》里的“少年陶红”。拍电影并不像拉韧带、训练那么轻松,面对摄像机镜头,吴静钰甚至都不知道手该放在哪儿。后来拍的时间长了,新鲜感和兴奋劲也一点点没了。吴静钰觉得拍电影挺枯燥的。相比娱乐圈,她更喜欢跆拳道。
违反队规 差点被领回家
吴静钰从小就好动,也比较调皮,性格外向是她的优点,但有时候也成了缺点。在省队的时候,吴静钰就曾因为顽皮差点被父亲领回家。那是到省队的第二年,吴静钰在一次训练后和队友爬墙出去玩,这是违反队规的事情,被老师发现后,她写了一份检查,并且保证再也不会违反队规。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小钰确实没有再出去。
不过好景不长,有一次她忍不住再次一个人偷偷爬墙出去玩游戏机,本以为不会被发现,谁料正巧吴爸爸来中心看望她,事情还是露馅了。当吴爸爸在旁边的游戏室找到她的时候非常生气,说要把她领回家。小钰流泪了,当着父亲的面保证不会再有第三次,这才让她的职业生涯继续了下去。(据《南昌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