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从头做起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梁韶辉
随着中国女排惜败给日本队,中国三大球球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演结束:中国男篮5战皆墨,女篮、女排无缘四强。在我们为乒乓球、羽毛球包揽金牌欢呼的同时,三大球球队的成绩更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我们还需从头做起。
除了北京奥运会,我们的足球、篮球和排球三大球6支球队从来没有同时进入过奥运会。本届奥运会,中国男足请来了传奇教练布拉泽维奇,但却倒在十强赛前;中国女足争得了主场优势,但也未能打破日本、韩国和朝鲜女足围堵,自女足成为奥运会项目以来,第一次无缘奥运决赛圈;男排小伙子们时好时坏的表现,让他们最终在落选赛中失手,与伦敦擦肩而过。进入奥运会的三支球队,除了女篮的进军之路稍可称为平坦外,女排出线是靠世界杯赛上的超水平发挥,男篮则是在最后一秒才以1分之差晋级。
在中国代表团奥运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副团长肖天就曾指出:集体项目的成绩是评价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表现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依据。但现在看来,这一切似乎并不能令人满意。
说实话,对于三大球的奥运成绩,人们也不应该有太多的奢望。虽然近年来我们的三大球都进行职业化尝试,中国男子足球超级联赛、CBA男篮联赛已成为中国体育贯穿全年的赛事,也有大批球迷、拥趸,但我们的基层体育系统还沉浸在金牌思维之中。他们知道三大球的影响大,但耗时长、花费大、金牌少的特点,让他们不太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些运动上面。三大球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人才断档的尴尬。
我们的女排可以拿世界冠军,但国内目前省级女排队伍超不过20支,最高水平的联赛只有12支球队。以一个球队12人算,中国女排在组队时,可选的人不过200人,这与我们的乒乓球、羽毛球项目,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伦敦奥运会大球项目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许多比赛成为高需求赛事,记者们为能进入赛场报道而到处找票。但没有了中国队的参与,对中国记者来说,这些高需求赛事自然是一票难求。看着金牌榜上中国代表团每天不断翻新的数字,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在呼喊:中国体育若想赢得真正的尊重,还需要在三大球等有影响力的比赛中有所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体育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