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近6点的时候,四川省竞技体校的跳水馆中还人声鼎沸,杨强坐在一旁,悠闲地看着众多弟子指挥训练,“噗”“噗”“噗”,一个个小队员扎进水中,杨强或赞许,或摇头,他时不时地大声说上两句,对个别队员点拨下要领。
杨强曾是自贡跳水学校的校长,带出了高敏、周义霖、张挺等众多世界顶级的跳水明星,如今,得意弟子胡亚丹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对于这块他倾心打造的“璞玉”,杨强一直很有信心,这正是如此,自贡跳水学校才会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能为中国跳水培养更多的人才。
事实上,自从高敏开创了时代神话以来,跳水运动在自贡市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传统,但因为种种原因,10年后的自贡市跳水运动却濒临消亡的边缘,“学校最困难的时候,只有一名教练和几名队员。”杨强说,作为跳水学校校长,从事跳水几十年的他心有不甘,他希望走出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能重振自贡跳水。
转机出现在2006年,面对跳水业余训练出现的困局,新一届体育局班子希望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杨强站了出来挑起大梁,他提议在自贡跳水运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四川跳水队二队,并立下了军令状,承诺帮助四川省在2013年以前拿到一块全国比赛的金牌。
“那时候,我们有不少天才运动员,胡亚丹,魏思远等等,从事跳水这么多年,所有的世界比赛,全国比赛我都会参加,我清楚地知道她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杨强说,当时他与省体育局达成的协议是在2013年之前,帮助四川省拿到1块全国金牌,2012年之前的奥运周期,有1-2人入选国家队。
在杨强的保证下,四川体育局很快做出了批复,同意组建四川跳水二队,并明确“省一队和省二队都在一个平台和一条起跑线上,谁成绩好谁就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运动会”。与此同时,省里对跳水二队给予10个正式编制,包括训练、场馆运作维护也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
“自贡市是地级市,原先没有独立参赛的资格,如果没有政策的扶持,四川二队出不来。”杨强说,而现在,这样创新的“自贡模式”被证明是成功的。2009年全国跳水冠军赛,胡亚丹在十米台中获得个人金牌,团体方面,四川和山东联合组队拿到女子团体冠军。此外,胡亚丹和魏思远都入选国家队,前者更是拿到世界杯冠军,世锦赛银牌等诸多殊荣。说起队伍的取得的成绩,杨强非常得意,之前和省体育局的打成的协议,“早已完成了目标,并超额完成任务。”
“现在我最不担心选材,只要有时间,教练员们总会主动到基层去跑。”杨校长说。为了激励教练和队员,他制定了《教练员考核办法》、《运动员选拔细则》、《运动员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如今,队伍在待遇、编制、基本保障等众多方面都非常优厚。而去采访的当天,更是碰巧遇到教练来送毕业证,定睛一看,是“成都体院教育学学士”证书。“要想让教练员和运动员安心训练,就得保障他们的一切,让他们看到前途。”杨强说。
也正是这样,如今的自贡跳水学校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不少家长慕名而来,据杨校长透露,很多外地的家长也把孩子送来跳水,“有台湾的,上海的,西安的……他们都想要拿世界冠军,奥运会。”杨强苦笑,不过,这么多送来的苗子他一个也没看上。
“要想练到奥运水平,没有条件是不行的,空中感觉,爆发力,平衡感等等都是必须的,但有条件不刻苦也不行。”杨强说,这样的苗子可遇不可求,比如高敏,比如胡亚丹,他喜欢经历从“原料”到“精品”的过程,而在培养了众多跳水明星后,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打造更多的珍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