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女子摔跤运动员、沈阳籍选手王娇的成名之战,那么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王娇在伦敦能再创奇迹,蝉联奥运会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冠军。不过4年的苦练,4年的期待,最终未能实现卫冕。但在中国女子摔跤队教练路海的眼里,王娇已经由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成长为能够在赛场上独当一面的大将。
选王娇皆因不服输劲头
王娇是中国女子摔跤的又一个骄傲,她被誉为“百年难遇的摔跤奇才”。说起当年挑选王娇的情景,路海依然印象深刻。
王娇13岁的时候,被苏家屯区体校柔道教练王永波相中。王永波非常看重王娇,不过王娇认为自己当时就是喜欢体育,至于搞什么项目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就这样她“稀里糊涂”地进了柔道队。由于当时正赶上辽宁省女子摔跤队教练路海选材,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永波向她提起找到了一个好苗子,路海立即前往苏家屯考察,于是王娇从柔道队来到了摔跤队。路海说:“当年他看到王娇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孩子外表看起来有点男孩子的性格,但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吸引了我,让我觉得她是一棵好苗子。”
事实证明路海的直觉是对的,王娇在训练场上的确有这种不服输的作风,这让她短时间内取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成绩。2004年全国锦标赛冠军、2005年亚洲锦标赛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冠军,王娇用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回报了教练对自己的信任。路海说:“王娇非常能吃苦,训练也非常刻苦。从来不因为训练艰苦而流泪,身上破了一道口子、流点血都不在乎。王娇在一次训练中腿部脱位,但她一声也没有吭,仅有的几次哭泣都是因为对自己做的动作不满意气哭的。”
奥运冠军险些辍学回家
在王娇和她的家人眼中,如果没有路海,就没有王娇的今天。但是在路海看来,能够在自己的教练生涯里发现这么一块至宝,他要感谢王娇和她的家人。
从苏家屯区体校到市体校,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女孩到现在的奥运冠军,路海在王娇的运动道路上给予她太多的关爱。王娇的父亲王维强说,王娇刚到市体校时,他们家的条件特别不好,为了供孩子上学,他甚至卖了一部分当年的口粮给王娇当费用。有一段时间,每个月400多元的生活费用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如此沉重的负担甚至让他想要放弃。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好苗子,当王娇的母亲找到路海表达了要把孩子带回去的想法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路海当即决定每个月为王娇承担一半的费用。路海清晰记得当时哭着的王娇说要练下去的情景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如今的路海和王家人都很庆幸当年没有中断王娇的学业。
在教练路海的眼里,王娇是一个很懂事、孝顺的孩子,从不跟他提什么要求,更不会给他惹什么麻烦。王娇的父母很少来看女儿训练,父母不想看到孩子受苦的样子,而王娇也不想因为这些而分心训练。王娇在没成名的时候,就和家里说,打出成绩改善家里的生活。这几年,王娇用比赛拿到的奖金帮助父母盖成了现在的三间房子,还给爸爸买了一辆小轿车。(据《沈阳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