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电视台对此次伦敦奥运会的赛事报道当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那就是邀请了几个重要项目领域里曾经的重量级明星作为解说嘉宾。近日,郎平、李小鹏、胡佳和张国政四位嘉宾做客央视《奥运风云会》,与主持人张斌畅谈这次解说比赛的感受。
张斌:作为一个奥运比赛转播的现场的专业性嘉宾,其实我们在国外电视台看到,全是奥运名人堂里面的。如果中国有一个奥林匹克名人堂的话郎导肯定是第一批入选的,一定是。
郎平:因为我年龄比较大。(笑)
张斌:您经验很丰富,2004年您当时担任教练员,客串做了一次,中国的女排的传奇的决赛,您当时做解说了。如果把2004和这次2012年做个比较的话,8年过去了,您觉得坐在评论席上,自己变化大吗?
郎平:这次比较系统,因为每个场次都要讲。另外,我因为一直很多时间都是在国际上执教,对对手的情况特别了解,所以解说起来比较容易点,基本上不用查资料,一看她们的主力,基本上都记着她们的个人特点,所以讲起来比较容易一点。
张斌:但是2004年的比赛,给您来的心理满足度非常高。
郎平:对,那个有点过瘾。因为是0:2落后,然后翻盘,拿了女排的奥运冠军,那是女排阔别20年的冠军,特别激动。但是当时因为没有过解说的经历,0:2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心里特紧张,好在孙正平老师还是特别专业的那种,还是他在讲,我就基本上已经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就按运动员,教练员的心情去体验,然后基本就没怎么说,到后面中国队打顺了我才开始说,那是第一次经历。
张斌:这次我相信您的掌控能力比以前强很多了,而且能补充很多我们评论员看不到的专业角度。中国打日本,我们觉得输球之后大家心里没有一个舒服的。我们记者回来跟我们说,郎导现场,每句话都说到点上了,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这给了我一个特别大的触动,因为我没有看整个的转播。相信在现场您对于换人,对于一些技术上的安排,您很敏感的就发现了。这一定是专业水准的一部分。当时给您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极端?
郎平:到后面就忘了解说了,然后一想还得解说。因为我的原则第一是不要抢主持人的话,第二就是说一些问题,比如说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尽量给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你要让我们专业术语来讲,就稍微复杂了一点。
张斌:那未来最好的解说员很可能就是最好的运动员,比如我们看到BBC的奥运主播是莱茵克尔,其实只有你们知道那个竞赛场当中真正发生过什么。你没有参与过那样激烈的搏杀的斗争,你不可能完全知晓的。
郎平:对,因为我们体会比较深,你还能体会到运动员当时的那种心情,又想赢又怕输,又怎么样,放得开,其实这个关键是非常微妙的,我觉得这个是挺关键的。
张斌:我看那个美国女排主教练麦卡琴,带了一个耳麦,这是上面的技术人员在跟他说是吧,有一些技术分析?
郎平:他是这样,他是板凳上有两个助理,一个医生,只能坐四个,然后一边一个,就是在做电脑上的东西。像我们为什么不用?我们是靠经验,我是每一个局当中很快的看一下统计,就是证实一下我的看法是不是对的。但是对方因为他可能对女子不是很熟悉,他用耳麦,耳麦马上就传给他。中国队那天比赛前我给他们出主意,就是说不到位的球,你副攻先不要动,注意后攻。因为他们后攻很厉害。因为一般习惯,我们中国或者亚洲,不到位的全是四号位强攻,我说他们没有四号强攻,但是他们后攻比较厉害。
张斌:人家打立体的东西比较多。
郎平:对,立体的东西比较多。最后我就提醒,我说你们注意这个。结果上去就拦了三个。这个时候你作为教练你怎么办?你就马上判断他肯定要变。这时候我听到广播说暂停,然后他们主教练就跟二传讲,说对方副攻没有动,就是在你跑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现在不要传后面了,直接往四号位走。这说明他的技术员已经给他输送这个信息了,就是对方的拦网根本就没有动,你现在应该往哪传,他马上暂停就跟二传讲了,其实你要作为一个教练来讲,你肯定是有预判的。所以我当时马上就在解说里讲了。
张斌:这个专业已经决定比赛的胜负了。我们为什么说麦卡琴这个事?是因为我特别希望中日大战的时候,您的话能让俞指导听到,如果他能多一份参考的话,也许在当时综合一下,可能会有关键性的判断。
(来源: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