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奥运会首次夺金到4年后卫冕冠军,这条路并不轻松,就像吴静钰赛后所说的,四年的经历,让她从懵懂、青涩到如今每走一步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
四年前 懵懂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年仅21岁的吴静钰为中国跆拳道实现小级别零的突破,站上竞技体育的荣誉之巅。回忆起夺得北京奥运金牌后的那段日子,吴静钰用了“懵懂”两个字,“北京奥运会前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梦想,为了自己也为家人。他们需要我,需要我这样努力地去为他们。可以说,我以前练跆拳道,有一半是为了我的家人。”这是一种必须要实现的愿望。实现愿望之后将干什么,她没有去考虑也没有准备。“我突然发现没有什么方向了,因为我实现了梦想,拿到了奥运金牌,我已经能够满足他们了。我好像什么都有了,为什么我还要去奋斗呢?这么苦,这么累。”北京奥运会之后,吴静钰脑子里最紧的那根弦没有了。她可以出去和朋友玩了,可以逛街,可以很舒适地生活。她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回到训练场,去挨教练的骂,去挨打被踢。
两年前 迷失
就算是在这样的迷茫当中,吴静钰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在2010年哈萨克斯坦跆拳道亚锦赛上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大满贯。遗憾的是,这没有让她找到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她依然没有找到心中那个问号的答案,直到她被打下神坛!
2010年首届世界武博会跆拳道比赛中,吴静钰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为惨烈的失利。半决赛对阵西班牙老将布里希达,在6比1大比分领先的情况被对手追成8比8平拖入“突然死亡”之局,最后遭到淘汰。“在第三的位置上领奖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像针扎得一样疼。我曾经得到过那样的荣誉,但是我没有去珍惜。”吴静钰2009年在世锦赛和2010年武博会上两次被西班牙老将布里希达挡在决赛门口,伤口被同一个人制造并且撕开,痛彻心扉。就像吴静钰所说,这四年最大挑战,就是在不断地肯定和否定自己中度过,一方面不肯定自己没办法提高,不否定自己就会让自己颓废掉,在这样的剧痛之后,她顿悟了!
四年后 回归
我们见过太多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功成身就之后,衣锦还乡,解甲归田。究其原因,除了年龄、伤病等影响之外,在巨大的荣誉之后,是否还有动力继续前进,是否还愿意忍受磨难,是否还能保持勇气和决心,都或许成为前进的阻力。幸好吴静钰的天性不仅让她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出现了迷失,而同样因为这样的天性,她可以涅槃重生。
摆脱失落,恢复从前的热爱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吴静钰重新投入疯狂训练,把训练作为一种宣泄迷茫的方式。在2011年的韩国跆拳道世锦赛上,她获得了冠军,然后在奥运资格赛上也拿到了冠军。随后为了提高强度,吴静钰进军53公斤级的赛事,在国内和德国的公开赛上都夺得了金牌,炙手可热!
作为中国跆拳道的大满贯“一姐”,头顶排名世界第一光环,带着一份四年前截然不同的心态,吴静钰重新踏上金牌路。卫冕是她必须完成的事业。高处不胜寒的她,现在更渴望的是延续她所热爱的这份事业,能够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也许三连冠是她新的人生目标。
文/本报特派记者石磊发自伦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