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水球队雄心勃勃的伦敦奥运之旅最终以第五名结束。这支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本届奥运会上为集体球类项目争一块奖牌的队伍,仍然没能实现成绩上的突破。
领队主动“求关注”
但即使赢得了比赛,中国女水无人关注的现实也很难得到太多改变。中国女水本次是以去年世锦赛亚军的身份来伦敦的,却成了一支几乎被人遗忘的队伍。她们的比赛通常少有人关注,与西班牙的首演只有四名记者到场。队员回答媒体提问几乎言无不尽,领队刘钦龙甚至许诺替记者安排一次对外籍主教练的专访。难以相信,奥运期间还有如此“求关注”的队伍。
胡安·加内·吉拉尔特,59岁的西班牙老头,接手中国女水主教练四年,他就把一支“鱼腩部队”历史性地带到了去年世锦赛亚军的位置。胡安知道自己在伦敦的使命:“我知道一些中国人希望我们得奖牌,甚至是金牌,但这需要很多因素,包括运气。”不过胡安也意识到,就算是拿到奥运奖牌,水球在中国也只是像个漂浮的葫芦,没有任何民间的根基可言。
注册队员寥寥
在中国,游泳的人很多,孙杨、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惊艳表现,让泳池更加爆满几乎毋庸置疑。但在任何一个城市,年轻人打水球几乎是罕见的一景。
中国女水有了国家队是因为2000年水球被列入奥运项目,2004年成立之初,全国只有天津和广西等少数地区开展水球项目,全国注册的水球运动员总共不超过50人。而最初的国家女水队成员多数是从游泳运动员转行的。刚成立时,很多队员连水球规则都不清楚,与世界强队比赛,比分常常有两位数之差。
沾体制光硬件一流
少人关注是中国女水面临的窘境,但沾了体制的光,水球队的待遇并不算差。据领队刘钦龙透露,“队伍刚成立时,队员连训练津贴都没有,这几年算不错了,与其他项目比,收入算中等。水球队属于国家和天津共建,所以平时队员还能拿双份津贴。”
由于肩负奥运夺牌任务,水球队的训练设施也相当好。建成不到两年的天津奥体中心游泳馆就是中国女水的训练馆。女水备战奥运期间,重点队员单人单间,往返驻地和训练馆都有专门大巴接送。全队不到20名队员,配备了5人的医疗组。饮食千方百计不停地换,甚至请来了西餐师傅。用刘钦龙的话讲:“硬件一流,就是在美国也没有这样的训练条件。”
成绩背后的反思
几乎所有中国女子集体项目的崛起,都得益于举国体制的投入。中国女水中方教练组组长潘盛华坚定地认为:“没有举国体制,就没有中国女子水球队。”但靠体制,并不能打消中国水球人对未来的担忧。领队刘钦龙毫不讳言,中国女水的发展模式和中国女足、女曲、女垒还有女子冰壶相类似,都是借助体制优势,招收优秀运动员,聘请高水平外教,实现冷门项目在世界大赛上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老队员的退役,这些项目面临着人才断档,一时的辉煌都变成昙花一现。
举国体制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如果目标只是四年争一块奥运奖牌,又有多大的意义?即使真的拿到了金牌,这样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今天这个已不需要拿体育来证明的时代,还有多大的存在价值?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