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已近尾声,有关本届奥运会到底留下什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盘点奥运经济“遗产”,情况似乎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样充满鲜花和掌声。
“奥运期间伦敦交通将面临巨大压力,请避开繁忙车站和地段,别因交通拥堵而误事。”这是伦敦市长约翰逊亲自为广大市民录制的善意忠告,奥运开始前和开始后一小段时间,在伦敦市中心繁忙地段,地铁中每隔一会儿就能听到。
不过,奥运开始后没几天,伦敦地铁部门便紧急撤掉了这一通告,究其原因,是来自市中心零售业主们的压力。在伦敦皮卡迪利商业区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的伊克巴·侯赛因对此就颇多不满,“我坐地铁回家的时候,地铁站里都没什么人。地铁列车里也是空的,几乎都没人。”
让侯赛因徒生怨气的不仅是伦敦市长的“疏散客流通告”驱散了其潜在客户,更主要的是这并没给他带来预想中更多收益的伦敦奥运。接受记者采访时,在此营业已近九年的侯赛因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奥运的不欢迎态度,“奥运之前,我的生意非常忙,而奥运期间,交通流量减少,生意清淡,我的生意量下降了25%。我挺失望的。奥运前还有很多游客,而现在,连游客都没那么多了。生意不好,我还要从兜里掏钱出来支付店铺租金,这意味着我根本赚不了钱,因为伦敦市中心的租金很高。”
刚进入市中心一家美容用品店工作的亚当也难掩心中失望,“我知道要开奥运,所以来这里工作,希望能有很多顾客或者潜在顾客光临,但大街上却相对比较冷清。”
事实上,不单伦敦市中心,就连奥运期间本该最为繁忙的东伦敦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一些商业店铺也并未从奥运会获得预期中的收益。帕泰尔的咖啡便利车就设在人流如织的奥运交通枢纽站——斯特拉特福德国际车站外,“我很高兴(伦敦)能开奥运,不过我的销售目标是难以完成了,虽然销量还行,但竞争很激烈。”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奥运期间来伦敦观看比赛及旅游的外国游客有10万人,仅仅是以往同期外来游客数量的三分之一,伦敦主要景点的游客数量减少了35%,而在奥运帆船比赛地韦茅斯和波特兰的商户更是表示今夏旅游季的生意是五十年来最差。除此之外,总部位于英国的欧洲最大的支线航空公司、也是英国国内航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航空公司福莱比(Flybe)10日也发布消息,降低2012-2013财政年度的销售增长预期,原因之一就是伦敦奥运。
面对这样的奥运“遗产”,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是这样回应的:“我想仅从这些经济现象中就推出一些结论还为时尚早。奥运遗产的潜力是非常非常大的。看看奥运在全英一些面临困难的社区已经创造和维护的就业机会,价值60亿英镑的建筑项目,伦敦奥组委在全英范围内进行的成百上千万英镑的采购,这些对英国简直就是天赐的良机和财富。所以,我认为保持这种动力对于在接下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实现(‘经济遗产’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举办得好的奥运已经实现了(提振经济的)目标,比如巴塞罗那奥运会让其城市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悉尼在举办奥运八年之后还从为北京奥运提供顾问服务赚得十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这一切有一个很好的结构布局,那么所获得的奥运遗产将非常丰厚。”
奥运到底在远期的将来能给英国带来什么,现在下结论确实还为时尚早。不过,要解决燃眉之急,伊克巴·侯赛因和不少我们采访过的商家一样,只盼着奥运赶紧过去,“奥运之后,情况应该会变得更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