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陈若琳将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信手拈来”,带给中国军团的,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记——这是中国军团夺得的第200枚夏季奥运会金牌。20岁的陈若琳注定要在中国奥运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因为有人才济济的“幸福烦恼”,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中国跳水“梦之队”似乎并不为过,尤其是女子跳台项目,因为对身材、体态的要求更高,往往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许多队员都会在参加完一届奥运会后就选择“功成身退”。
但陈若琳不同。她选择了坚持,“不仅仅是为了金牌,我更想证明给外界,中国女子跳台运动员不是只能跳一届,也不会昙花一现。”
女子单人跳水10米台决赛中,陈若琳一路遥遥领先,毫无悬念地统治了整场比赛,领先第二名55.8分轻松卫冕。加上之前和汪皓联袂夺得的双人金牌,她以4金追平了伏明霞、郭晶晶和吴敏霞,成为赢得奥运金牌最多的中国跳水选手,也是第一个在奥运跳台单人和双人项目上都蝉联冠军的女选手。
而完成这一切,陈若琳只用了4年。要知道,即使是郭晶晶和吴敏霞,也都有过奥运会单人项目丢金的经历,她们各自的4枚金牌,也是用了3届奥运会才完成。相较之下,陈若琳的稳定,更显难得。
但这4年间,并非没有波折。体重,就是陈若琳需要去战胜的“敌人”。北京奥运会夺金时,陈若琳只有16岁。但之后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陈若琳的体重一度“超标”,对技术动作的发挥影响很大,即使只多长1公斤,空中的动作规格和质量也会完全不同。可陈若琳用自己超强的忍耐战胜了“自然规律”,依然坚守在跳台上。
对其他女子跳台选手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因为继续站在跳台上的陈若琳,已经无比强大,不仅在技术动作上,更在心理上。
赛后回忆起刚刚结束的单人决赛,陈若琳觉得从第一轮开始,就没觉得这是奥运会,没有任何紧张感。“于是,就这样拿到冠军了……”如此轻松,陈若琳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经历过这么多大赛,一点一点积累经验,尤其会记得发挥好是什么心态,比不好又是什么心态,这需要强化记忆的。”
“胜利”的感觉,似乎已经刻在陈若琳的细胞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