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南,沱江之滨,有座老城叫内江。这里走出了不少文化体育名人,国画大师张大千、画虎专家张善子,奥运冠军唐琳,女排老将巫丹……他们的名字,当地人不假思索,便会像竹筒倒豆子似地一一道来。如今,这名人榜上又多了一位——邱波,今年不到20的跳水小将,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他帮助中国队时隔6年重夺男子十米跳台个人冠军。
大伯牵线搭桥 顽童结缘跳水
说起邱波,他能最终走上体育之路,和家庭环境分不开。父亲邱水银当年是校篮球队主力,一直梦想能考入成都体育学院。大伯邱水陆更是体育专业出身,从小学习体操、技巧,也正是他将邱波带到了启蒙教练的面前。
“邱波的大伯练体操时有个同学叫郭川,当时在市业余体校当教练,我们就想把娃娃送去,看看他喜欢不喜欢。”据母亲刘里珏介绍,邱波小时候非常调皮,他最爱在家里的沙发一角玩倒立。
不出所料,邱波刚到体校便下定决心,“好耍,很好耍,有很多小朋友,我要去。”小男孩不假思索的选择为其人生中埋下最大的伏笔。1998年.邱波年仅5岁,那时,内江还没有跳水队,他便跟随郭川学习蹦床和技巧。
“他长得很有灵气,各方面条件也还不错,弹跳、柔韧性和协调性都挺好。”郭川回忆说,尽管邱波不是他见过条件最好的,但也是一块可以打磨的璞玉。2000年,他把邱波推荐到四川省跳水队,正式与跳水结缘。
众教练皆嫌弃 伯乐慧眼识珠
去成都训练,对于邱波家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父母双双下岗,家里经济一直相当拮据,在内江时,每月50块钱的训练费便是负担,邱波还因此停训过半年,而这次去成都,仅仅生活费每月就要680,其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
“这次把你送到成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回来的,你要考虑好哦。”有些为难的母亲试图让邱波放弃,但和两年前一样,邱波心意已决。“我愿意去。”“是跳水哦。”邱波还是那句“我愿意去。”
看见孩子太过喜欢,父母也没办法。好在和上次一样,邱水银的战友、邱波大伯等众多亲戚纷纷慷慨解囊,鼎力支持,这才让孩子还在才得以继续走下去。
如果说经济上的困难是无奈,邱波在事业上的挫折则让邱爸爸感觉有些憋闷。
邱爸爸回忆,邱波在进入四川省业余跳水队后成绩一直很突出,“我记得当时他业余队二线,参加少儿比赛基本上都拿金牌”,但到2005年,专业队来选拔苗子时,邱波成了秋天里剩下的菠菜,没有人选他。
“他们那一拨唯独剩了两个,邱波是其中一个,专业教练看不起邱波,觉得他体型偏胖。”现在说来,邱爸爸还愤愤不平。不过,邱波命中注定总有贵人相助,千里马在危难时刻遇见了伯乐——刘美川,加上启蒙教练郭川的大力举荐,邱波最终还是进入四川省专业队。
“邱波的特点就是稳定,他训练刻苦,向后感觉很好,水感比较好。”刘美川这样评价爱徒。在他的悉心打造下,邱波突飞猛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全国锦标赛,内江小伙一举在十米台上夺冠,得到国家队领队周继红“钦点”,不久后,他成为光荣的“中国跳水队”一员。
罗马遗憾成名 上海收复失地
邱波成名是在2009年罗马世锦赛,尽管当时他只获得一枚银牌,却足以让世界记住他,记住他强忍住的眼泪。
男子十米台是“梦之队”的最大软肋,世锦赛舞台上,中国队自2005年夺冠后,此后该项目的金牌都被国外选手抢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也独缺这一枚金牌。罗马世锦赛,16岁小将邱波横空出世,在预赛中拔得头筹。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世锦赛,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邱波回忆说。决赛第五跳结束后,他依然领先,最后的5255B只要平均分在8分以上,便可登上世界之巅。但16岁的小将最终未能顶住巨大的压力,他的失误让英国神童戴利如愿登顶,自己获得一枚银牌。
比赛结束后,他失落地坐在一旁,强忍着没有流泪。“他当时就只有眼泪没流出来了。”邱妈妈说着眼眶再次泛红,尽管是几年前的事儿,她仍有所触动。
“有点遗憾吧, 那个动作本来也时好时坏,我当时非常紧张,最后一跳前差点哭出来。”邱波说。也正是首次世锦赛的不完美,让邱波在之后的训练中更加刻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雪前耻。
两年后,游泳世锦赛首次在中国举行,家门口上海作战,邱波誓要捍卫男子跳台的荣誉。而那一年,邱波可谓风光无限,在之前的两站系列赛中,他分别拿下了607.60分和609分。成为世界国际大赛上第一个闯入600分的男子跳水选手。
再次站在世锦赛的跳台上,邱波比过去成熟了许多,决赛中的六个动作,他的发挥极其稳定,尤其是第三轮,7位裁判更是一致为他亮出了满分,全场比赛他共收获16个10分!最终,邱波报仇成功,他以领先亚军近42分的优势夺得男子10米台的金牌,帮助中国跳水队史无前例地在世锦赛上包揽所有项目金牌。(搜狐体育 曾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