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伊志刚 汪旻
本报伦敦8月11日电
特派记者 伊志刚 汪旻
伦敦奥运会判罚争议再起。当地时间11日凌晨,中国链球女选手张文秀和教练吕奎刚在等待了近三个小时后,失望地告诉记者,对手的申诉被接纳,而自己的申诉却失败,最终成绩还是第四名。裁判的失误,板子打在运动员身上。
参加过三届奥运会的张文秀自称在这场戏剧性的奥运会链球决赛中碰上了“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怪事”。因为裁判的失误,她本来已经到手的铜牌又被要了回去,发给了德国选手海德勒。
张文秀在第二投中投出了76米34的成绩,比赛结束时,她也以这个成绩名列第三。就在她披着五星红旗在场内慢跑庆祝到手的铜牌时,却收到组委会通知:海德勒在赛后申诉成功,铜牌易主。
根据组委会提供的赛事报告,原来海德勒的第五投成绩因为测量器出现了技术故障,未能及时显示成绩。后在现场裁判的要求之下,海德勒又投了一次,成绩不佳。海德勒及其教练就此提出申诉。
决赛结束后,裁判员进场重新丈量海德勒的第五投的落点,成绩为77米13,超越了张文秀此前的76米34,名次改判为第三名。
无法接受事实的张文秀师徒当即也提起了申诉。“理由是,最后一投前,因为海德勒最好成绩不如张文秀,所以张文秀也没有尽力。而这样改判,对张文秀不公。”
但三个小时后,等到的消息是:维持原判。
忿忿不平的张文秀表示:“中国田径选手在奥运会上夺牌不是件容易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很难理解。”
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则表示:“在奥运会这样的赛事中随意改判,实在是个笑话。”
伦敦奥运会开幕以来,争议判罚不停上演,体操、游泳、自行车、击剑、乒乓球、羽毛球、柔道、拳击等项目上,各种错判漏判反判层出不穷。
而当运动员与裁判产生争议时,多数单项协会更倾向于保护裁判。加上规则的繁复,造成了运动员成为最后的受害者,很多没有证据并草率的判罚毁掉了运动员四年的汗水。
历届奥运会都难免会出现一些裁判问题,但不知什么原因伦敦奥运会有登峰造极之势。但到目前为止,无论国际奥委会还是伦敦奥组委,都没有对突出的判罚纠纷有过官方表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