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伦敦奥运邂逅“少林和尚”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孙嘉晖 本报伦敦8月11日电
听当地人说,8月是伦敦最好的季节,天空蓝、空气新;雨水少、阳光好,昼穿短袖、夜裹棉被……
雾都?雨夜?神马都是浮云,伦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座城,而是奥运之城、生活之都。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奥运会接近尾声,昨天结束采访,笔者踩着伦敦绵软的夕阳,漫步泰晤士河畔,蓦然发现,原来这里是如此热闹非凡。
相比,法国巴黎的宁静和整洁,同为国际大都市的伦敦,表现出的更多是喧嚣和凌乱。也难怪,数以万计的游客、观众,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不就是为了凑热闹、趟浑水吗?
伦敦也乐得其所,既来之则安之,吃喝拉撒不都要花销不是,要的就是这效果,让GDP再飞一会……
于是,笔者看到的景象是,伦敦眼摩天轮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15.5英镑(约合人民币155元)的门票自然不在话下;泰晤士河两岸成群结队的游客,走累了,坐着的、躺着的、睡着的、拥抱的、接吻的……千姿百态;各种行为艺术家妆成杰克逊、佐罗、天神、可爱小狗的扮相,博你一笑,挣个辛苦钱;而黑的、白的、黄的,各种肤色人等,各显身手,或拿英国女王等世界名人开涮,或拿出真功夫来段托马斯全旋……
泰晤士河畔俨然成了世界人文风景的长廊,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中国在这道风景当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笔者发现,除了为数众多的中国游客,并未在这里见到一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当然,这也不奇怪,万里迢迢来伦敦“卖艺”,也不符合中国“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但这并不意味着,泰晤士河没有中国元素。
来自加纳的阿拉萨,拿手好戏是技巧和杂技,他操着一口浓重台海风味的国语,讲述自己在中国台湾生活、表演的经历,还有自己的俄罗斯女友,远在莫斯科的儿子……听说笔者来自中国大陆,他眼睛一亮,说他曾到过少林寺,如果很小在那里学习,或许现在也能成为武林高手了,而现在他却是泰晤士河畔的“舞林高手”。
巧合的是,来自喀麦隆的非洲李小龙,中文名叫释延麦,他在少林寺学习、生活多年,同样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同样对少林功夫顶礼膜拜。
如今,释延麦任法国非洲武术协会主席,在喀麦隆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也是奥运会非洲之家重点推出的明星人物。
两个人同时提到少林寺,又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也算中国元素在伦敦泰晤士河的一种体现吧。
如果说这是流传于民间的野路子,不足道也,那么由中国文化部牵头组织的中国文化周在伦敦奥运期间精彩亮相,引来众多华人和英国人到场观赏、学习,这种文化推广就有官方背景的味道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真正为世人所称道的,或者说我们主动营销为世界所认同的,还仅限于少林寺,这显然是不够的。
只有以一种包容的心态,走出去、请进来,才能让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世人所知、所享,进而引起世界共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