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巴塞罗那“梦之队”横空出世伊始,20年时光转瞬即逝,5届奥运会见证了美国篮球的起伏,更见证了世界篮球“追梦”的点点滴滴。对于美国人而言,这20年是他们确定篮坛霸主的一个见证,而那些“追梦”的人们,则在20年的时间里苦苦思索着如何上演一出“盗梦空间”。西班牙男篮连续两次在奥运决赛中,与“梦之队”一起奉献经典,成为真正有能力“盗梦”的球队。 本报记者向群 伦敦报道
梦十队夺冠历程
小组赛
美国98:71法国
美国110:63突尼斯
美国156:73尼日利亚
美国99:94立陶宛
美国126:97阿根廷
1/4决赛
美国119:86澳大利亚
半决赛
美国109:83阿根廷
决赛
美国107:100西班牙
@巴塞罗那 “梦”开始的地方
1989年,奥委会对NBA职业球员开放进行了投票,最终,大多数国家的赞成让“梦之队”的诞生就此水到渠成。在梦之队的人员挑选中,有两个段子实在值得叙说。
其一,作为当时联盟力推的第一人,乔丹的入选自然无可争议。但“篮球之神”同意的唯一条件便是拒绝招入当时的活塞队后卫伊塞亚·托马斯。有传闻称1985年全明星赛时托马斯联合一帮东部球员,拒绝为乔丹传球。最终,德雷克斯勒顶替了托马斯入队。
其二,当1991年受到美国队的征召时,携带艾滋病病毒的“魔术师”约翰逊却毫不犹疑地同意了。不仅如此,他还为梦之队带来了另一个传奇:拉里·伯德,那个由于严重背伤同样已经形同退役的老伙计。“来吧,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打球的机会了。”
约翰逊、伯德、乔丹,当这三位NBA的王者加入之后,其他巨星也紧随其后蜂拥而至。皮蓬、斯托克顿、德雷克斯勒、尤因、罗宾逊、巴克利、穆林、莱特纳,几乎每一个位置上都占据着当时世界上最为顶尖的球员。
“梦一队”场均胜出对手43.8分,他们最少的一场比赛赢了对手32分。“梦一队”的伟大还不仅于此。“我认为他们的意义在于,世界篮坛因为他们大受裨益。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到诺维茨基、落标、帕克、姚明、吉诺比利这些球员。”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用这样的话语为“梦一队”做了概括。
@雅典 12年围堵,“梦”碎了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众多大牌临阵缺席的“梦四队”,小组赛仅胜立陶宛队9分,是“梦之队”在奥运会上首次个位数的胜分。半决赛再遇立陶宛队,他们仅以85:83两分险胜。
而到了2002年的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许多NBA顶级球员拒绝出力,最终,第六的名次让以NBA球员为班底的美国男篮,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使冠军旁落,而且还是在家门口。2004年的雅典,众多大牌再度寻找各式借口缺战。首战“梦六队”便以19分爆冷负于了波多黎各,半决赛更是成为了阿根廷人登上冠军宝座最好的注脚。而2年后的日本,他们再次被希腊队挡在了决赛门外,连续三届世锦赛和一届奥运失利。
@北京 大牌续“梦”完成救赎
4年前的北京,美国人知道,他们要再去确立那座令人生畏的金字招牌。北京之行,不容有失。科比、詹姆斯、韦德、安东尼、霍华德等NBA一线球星纷纷加入。“我们需要拿回曾经失去的那一切。”作为核心的科比在组队之时便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最终,这支谦逊的美国队在北京打出了又一次“梦之队”的水准。场均胜出对手27.9分,仅次于“梦一”和“梦三”。姚明在首场与美国队交锋之后便曾感叹,很难想象还有哪支队伍能够战胜这样一支强大的“梦八”。最终,他们如愿在北京登上“丢失”6年之久的王者宝座。随后,又一鼓作气在两年前重新拿回已经失去三届的世锦赛冠军。
@伦敦 斗牛士,最成功的“盗梦者”
到了伦敦,这支“梦十队”延续着低调的传统。虽然小组赛也曾经历5分险胜立陶宛队的尴尬,但没有人认为他们轻敌。华裔球星林书豪表示,“世界篮球确实在快速发展,美国队想要拿冠军比以前难太多了。”
不知不觉中,对手对“梦之队”的尊重也悄然回归。整个伦敦期间,科比堪称最忙碌的“陪影者”,无论是哪个项目的运动员,都渴望能够获得一张与科比的合影。他们的对手,同样开始给予这支球队愈多的赞誉。
球迷们更是对“梦十队”追捧至极,丁俊晖特意在决赛前赶至伦敦,“很着急赶过来就是不想错过比赛,这次要现场看看男篮决赛。我支持美国队,因为我最喜欢詹姆斯。美国打西班牙比赛应该很精彩,上届北京奥运的时候就很精彩。”
“我相信美国队依然能够获得冠军,他们拥有厚实的板凳深度,也许其他队伍可以跟他们抗衡,但我个人认为很难赢美国。”林书豪在决赛前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西班牙人在第一节一度落后10分,但很快他们就挽回了颓势。和4年前一样,他们一直紧咬住美国人,上半场美国仅以59:58领先1分。下半场西班牙人势头不减,最终美国队以107:100卫冕,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再次艰难战胜对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