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华丽变身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很快,也就是奥运会和残奥会都落幕后,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就要更弦易辙,依照两年前公布的方案,变身为“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据伦敦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截至奥运会闭幕式前一天,已经有超过200万人次的游客在奥林匹克公园内留下身影。
不过此时此刻,全权负责着“奥运遗产”事务的伦敦遗产开发集团(LLDC)信心百倍地表示,“200万人次”只是个开始,待明年7月27日(即伦敦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纪念日)改建后的奥林匹克公园以新面貌示人后,那里将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标性景点。
英语中有一个词组“white elephant”,翻成中文是“白象”,它是代价高昂却缺乏实际用途的代名词。如何让大兴土木建成的场馆免于在奥运落幕后成为“白象”,这就是伦敦遗产开发集团的职责所在。
奥运会落幕后,参加伦敦残奥会的选手将接棒成为奥林匹克公园内主角——只有当它们都举办完后,饱含着英国经济重振希望的改建工程才会浩浩荡荡地启动。根据已经公布的计划,改建将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场馆部分的“整容”将是第一期工程的重中之重——拆除临时性的场馆并对永久性场馆进行“改刀”——预计等到明年7月就能以新容貌接待各方来客。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