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女足比赛几乎复制了之前女足世界杯的一幕,只不过冠亚军易主,美国重新夺回了冠军,日本女足屈居亚军。但看现在的女子足坛,仍旧是两家合演的二人转,这种格局似乎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
美日争霸并不是偶然有之,看来是个必然。两个国家的女足人口都不少,女足运动在美国中学和大学里非常流行,且美国还有一个女足大联盟,尽管近几年的运转出了点问题,但其影响力仍旧不小。日本更是通过在学校里推广足球,经过二十年时间,已经成为了一个足球较强的国家。这次奥运会上,日本男女足都打入了四强。此前有一个数据显示,日本国内注册的女球员数量与中国男足在册人数差不多。这个笔者没有考证过,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日本女足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强大。有了雄厚的基础,有了对足球规律的认识,淡化成绩要求,潜心培育足球土壤,才让两个国家的女足有了今天的辉煌。
据说日本足协当年创建女足国家队时也仅是“玩一玩”的心态,并没像男足那样有一个“五十年夺得世界冠军”的指标,但无人插柳却“柳树成荫”。日本女足球员如今已经是美国职业大联盟的抢手货,而现在却不见中国女足球员的身影。
美国女足则一直是世界女子足坛的霸主,不仅后备人才源源不断,老球员的事业线也不断拉长,才让她们能够持续性地统治女子足坛。过去几届美国女足,都出现了妈妈球员,都出现了母子同出征的情况,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美国女足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我们一直在反思中国女足为何不能重现辉煌,甚至已经在国际足坛销声匿迹,原因不言而喻。我们对足球的认知与人家还有差距,还不能让球员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后备人才的缺乏已经让女足成了无源之水,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恐怕还是与女足的吸引力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日美女足都把足球运动当成了一种享受,踢球的原动力首先是兴趣,而在我们的现有体制当中,女足从一开始便被压上了争光的标签,抓女足就是因为女足出成绩比男足快,养女足也是因为她们能够拿牌牌。球员们从小到大都被集中圈养成为专业球员,让她们远离社会,也不能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兴趣完全是被逼出来的,选择也只是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这就违背了女足运动发展的本质。据说,现在的日本女足当中只有队长泽穗希属于职业球员,由日本足协发工资,其他球员都是半职业球员,一半时间学习、打工,一半时间参加球队的训练。在待遇方面,日本女足与男足之间也有不少的差距,原因在哪儿,并不是双重标准,歧视女足,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让女足过于市场化,球员才能保持过往的价值观。
有一年我跟女足在美国拉练,我们住的酒店与美国女足的酒店离得很近,中午时分,我们的球员没有一个在户外享受太阳的,而看看美国女足球员都拖家带口在草坪上嬉戏放松,真是羡慕得不得了。想想日本球员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上还能与家人享受人生,也会为她们感到幸福。再看看我们的女足苦行僧似的生活,差距其实原来就在于此。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