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不是踌躇满志的东道主。
这一次,我们无需宏大叙事的开幕式。
这一次,我们摆脱了百年期盼的圆梦情结。
这一次,我们是以一种平和、欢快的心情参与了奥运。
每天晚上万家灯火,男女老少在电视机前看比赛直播,为中国加油,也为各国健儿超水平发挥叫好。微博平台,各抒己见地赞赏伦敦开幕式的英伦特色,没有“我们曾经如何”的小气。媒体从一开始就实事求是分析,降低囯人对金牌的期望,引导公众享受体育的快乐。政府官员则直言不讳: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还不是体育强囯……这是绚烂过后的平静,这是中国变得聪明、成熟的证明。
2008北京奥运,中国以51枚金牌名列世界第一。时隔四年,我们以38个冠军,获得伦敦奥运金牌第二。这个数字,与北京作为主办方时有较大落差,但这个数字,更接近中国今天的真实。从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汉城奥运仅获五金的尴尬,再到悉尼奥运金牌前三地位的确立,近三十年的奥运之路,是中国式的奋斗之路,是我们告别贫弱、走向世界、和平崛起的一个缩影。
这一次,我们固然也有遗憾:刘翔因伤摔倒,悲壮挥别奥运:羽球虽夺五金,但有一场消极比赛,队员被奥委会取消比赛资格;举重忽视选拔机制,造成个别运动员奥运无成绩的尴尬,但我们都以平和的方式接受了。我们正在慢慢习惯自己民族成长中的烦恼。理解、自省、善意地批评,我们已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身上的优劣。
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全民深入探讨金牌的意义。毋庸讳言,奥运金牌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一个泱泱大国,若在国际大赛中,总是与金牌无缘,或者只有零敲碎打的几块,那与大囯地位如何相称。但今天,我们更看重的是获取金牌的方式。姚明用平静的语调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金牌之上还有价值取向。我们不能不择手段,违背人性地去掠夺金牌,这样的夺金不是大囯风范。仔细想想,我们讨论的又何止是金牌?人类的竞争、政治家的政绩、GDP的增长,离开了价值取向将会变得多么可怕!呵呵,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
这一次,我们也再一次领教了西方一部分人的失衡心态,他们对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的无端猜疑、指责,说明忌妒这种莎士比亚时代就被揭示过的人性弱点,并没有因为文明的进步而消失,尤其当它带上某种意识形态色彩后,就会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变为不负责任的想当然。如果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时出现这一幕,我们还有点惊诧、愤慨,到了这次伦敦奥运,我们已坦然许多,因为事实不是这样,我们心里有底。因为我们已知道,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这种声音将会不绝于耳;因为我们也知道,只有中国真正强大了,才会让那些不怀好意者彻底噤声。
记住这一次,2012伦敦奥运,我们的叶诗文、孙杨、徐莉佳……他们是中国的骄傲,是奥运精神的闪耀,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记住这一次,2012伦敦奥运,所有大球,中国无缘奖牌;许多项目至今尚无突破。要成为世界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住这一次继北京之后的伦敦奥运吧,我们的亢奋正在转向平静,赶超世界的心态正在变为欣赏世界,我们像过端午、中秋一样参与了奥运。“我和你”正向“同一个世界”走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