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间12日傍晚,在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一场众星云集的闭幕式为为期16天的体育盛会画下了句点。如果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部讲述英伦三岛历史文化的舞台剧,那么闭幕式就是一个万众狂欢的大型演唱会。
体育场中心的舞台被幻化成了伦敦的缩影,伦敦塔桥、圣保罗教堂、大本钟和伦敦眼等地标性建筑披上了银色的外衣,静静地矗立在“报纸”拼接成的地面上。
钟声敲响后,城市醒了,一辆辆披着报纸外衣的卡车与的士缓缓驶过,身穿报纸图案服装的男男女女,走过渐渐喧嚣的街头。
“我想歌唱,我想呐喊,我想尖叫直到词句枯竭,把一切都写在纸上吧,这样传递给世人。”女歌手埃米莉·桑德一曲石破天惊的《读懂这一切》宣告演出的开始。
唱响伦敦 “辣妹”们再次聚首
的确,报纸是伦敦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日子里它已经把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一切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从博尔特再添三金续写辉煌,到菲尔普斯打破奖牌纪录急流勇退,从林丹与李宗伟巅峰对决后成功卫冕,到孙杨、叶诗文昭示中国游泳强势崛起,短短的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见证了太多的传奇故事。
不,要记住的不仅是这些。
报纸上曾经记录了一个名叫埃蒙斯的枪手,两次最后一枪失误的梦魇和甲状腺癌的噩耗没有把他击倒,当他收获铜牌后与妻子深情相拥,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报纸上曾经讲述了一位名叫丘索维金娜的母亲,37岁的高龄仍披上战袍参加跳马的比赛,只为了给儿子治病,虽然她没能拿走奖牌,却向人们证明了母爱的伟大。
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在屏幕上闪过。那首曾在比赛结束后响彻赛场的老歌《日落滑铁卢》再次响起。“每当凝望着滑铁卢的落日,我宛如置身天堂。”而这次人们从伦敦带走的记忆,又何止是滑铁卢的落日?
在“披头士”与“皇后乐队”的经典曲目重新演绎之后,在“辣妹”们再次聚首粉墨登场之后,各代表团运动员一起走上舞台。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对手,而是一起跳舞一起歌唱的一家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缓缓降下,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把它交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而罗格又把会旗转交到里约热内卢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手中。随着帕埃斯面带微笑地挥舞起会旗,奥运史正式翻开了新的一页:里约时间开始了。
相约里约 球王贝利现身闭幕式
身穿橘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雷纳托·索里苏走到了舞台中央,拿着扫把跳起了桑巴舞。事实上,这曾经是这位环卫工人的真实生活。1997年,他的跳舞天赋被发现,现在他已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舞者。每年狂欢节,他的舞蹈都是保留节目。
在索里苏的指导下,企图阻止他的安保人员也跟着一起跳了起来,上百名舞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他的身边,体育场变成了桑巴嘉年华的舞台。
传奇歌后马里萨·蒙特化身为海洋女神梦幻登场,而饶舌歌手BNegao用一首《原子马拉卡度》向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
足球是巴西绕不开的话题,尽管之前关于神秘嘉宾的身份玄之又玄,但当这个中年男子脱下西装、露出球服的刹那,全场为之欢呼。10号,球王贝利。不管他多么的“乌鸦嘴”,如果里约奥运会少了他,会让不少人抱憾。他像一个“王者”走到台中央,之后展现出跟他当年在绿茵场上一样绝佳的位置感,“聪明地”站在世界名模和美女歌手中间,大大方方地左搂右抱。
身穿巴西传统民族服装的街头鼓手以及表演巴西武术的卡波耶拉艺术家把里约的城市风景带到了人们面前。科尔科瓦多山顶上的基督像,俯瞰着狂欢的人群。
同时出现的,还有巨大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标志。橙、蓝、绿三色组成的人手臂相连,翩翩起舞。
“虽然两个多星期的奥运会结束了,它将激励一代人,”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机会到来,我们的确做了正确的事情。”
位于体育场一侧的主火炬缓缓打开,如同16天前它合上前的样子,在火炬上方,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展翅欲飞。
过去的这段日子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抱怨,有感动,但无可否认它是一段宝贵的记忆。虽然圣火熄灭了,这一段记忆将跟随这204个镌刻有各个代表团名字的火炬花瓣一起,被带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在人们心中,燃烧不熄。
谢谢,伦敦!四年后,里约再见!新华社 综合
聚焦
“励志姐”徐莉佳
微笑举旗入场
会旗入场仪式后,希腊代表团首先入场,英国代表团最后入场。旗手由各个代表团选定本届奥运会上表现出色的运动员来担任。中国代表团由女子帆船激光雷迪尔级冠军徐莉佳担任旗手,身着红衣白裙的徐莉佳举着五星红旗微笑步入体育场。
徐莉佳在一项欧美人占据主导地位的项目中打破了他们的垄断,为中国拿下了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而这也是她得以在旗手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最大原因。徐莉佳的成功也是一个励志故事,一只眼睛接近失明,一只耳朵几乎失聪,但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女孩子获得了奥运金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