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3日凌晨,当记者回到公寓,收拾行囊为第二天飞离伦敦做准备时,一个小时前结束的闭幕式上的很多镜头,仍让记者难以忘怀。
在经历了一个充满争议的奥运会后,一个被认为史上最“HI”的闭幕式可以让外界对伦敦的评价多打上几分。
当地时间12日下午7点,我从国王十字车站乘坐伦敦奥运专线小火车,赶赴伦敦碗体育场。
虽然离闭幕式开始还有2个小时,但是已经有大批的观众入场,而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外,也聚集了大量的人群,随处可见高举“BUY TICKET(买票)”牌子的人。一位求票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来自丹麦,在伦敦留学,“我愿意以双倍的价格购买一张闭幕式门票。”他在这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但依然一无所获。
实际上,这里几乎没有黄牛,因为很少会有人会为几百英镑甚至上千英镑而错过见证历史的时刻,这位小伙子说:“我会一直等到闭幕式开始,碰碰运气吧。”
本届奥运会的安检不可谓不严,闭幕式更甚。但是进入伦敦碗后,记者发现了令人诧异的一幕,很多观众拎着啤酒瓶就走上了看台,记者在伦敦碗的一层看到,环绕整个体育场的商家中,很多都出售瓶装啤酒,边喝啤酒边看表演确实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
也许,伦敦奥组委对本国观众和外来游客的素质有着足够的信任,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奥运会期间的男子飞人大战中,会出现有醉汉扔出的酒瓶差点击中博尔特的荒诞事了。
准备 伦敦人实在很“散漫”
尽管离闭幕式还有一段时间,但伦敦碗已经坐满了七成。
与观众的积极和热情相比,闭幕式团队的工作人员还在场地内不紧不慢地布置,后来在电视上出现的大本钟、伦敦眼等模型,实际上是到闭幕式开始前半个小时左右才搭好,这让我们来自中国的记者感觉不可思议,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要是我们中国办,肯定一早就准备得妥妥当当。万一临时有个失误,想补救都没有时间。”所幸,闭幕式团队工作人员的效率还挺高,抢在开始前布置好了场景。
随后,在闭幕式上出现的各种汽车开始进场热身,伦敦碗顿时变成了一个超大的停车场。
表演 英国版的“同一首歌”
终于等到了闭幕式开始,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刺激,让身在现场的观众都倍感震撼。
实际上,整个闭幕式,大部分都是歌舞表演,虽然有些单调,但是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英文经典歌曲,大家还是会很有节奏地一起跟着互动,说得直白一点,“现场的观众都挺嗨”。从约翰列侬到皇后乐队、辣妹组合,闭幕式成了英国经典名曲和流行音乐的大串烧。身边的大连同行开玩笑说,“这就相当于英国版的同一首歌,不过既欣赏了歌星的表演,又见证了奥运会闭幕的历史时刻,还是很值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文化中可以在舞台上表演的京剧、武术相比,英国人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实在太少,整个闭幕式,除了歌舞演出,还有一个模特走秀和一位英国知名DJ在现场打碟的表演。 我想,大多数在电视机前看闭幕式的观众应该和我一样,对于闭幕式上印象最深的就是“人间大炮”,虽然那个章节我没大看懂,但是看到一个活人从炮筒被发射出来的一刹那,我还是不由自主地起立鼓掌,这应该算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最有创意的演出了。
高科技 观众椅背造视觉盛宴
在现场看闭幕式,和电视机前看最大的不同是灯光效果给人的刺激。 毫无疑问,伦敦奥运会的闭幕式将灯光效果做到了极致。所有的看台实际上都是大屏幕,整个体育场就是一个环形的屏幕,配合着音乐,各种颜色和灯光投射出来的造型令人眼花缭乱。
记者观察旁边的观众席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每一位观众的椅背上,都安装了可以发光的装置,通过电脑操控,这些高科技的座椅组合成了不同的图案,几万人的看台,想想何其壮观。而伴随着演出的进程,伦敦碗顶上的烟花装置不时发射出绚烂的烟花,更是将现场的气氛一次次地推向高潮。
随着奥运会圣火在零点左右缓缓熄灭,我们告别了一届奥运会,闭幕式上“里约八分钟”的表演让我们体会到了别样的味道,四年后,到巴西去感受阳光和激情。
本报特派记者李勇 伦敦电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2-08/14/content_5048762.htm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