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东
半个多月的伦敦奥运会终于画上了句号。虽然我有过采访北京奥运会的经历,但这次是第一次出国采访奥运会,感觉完全不同忙碌又充实,收获也特别多。
坦率地说,由于伦敦各个场馆距离很远,花在路上的时间很多,我每天只能局限于观看一场或几场比赛,一个或两个项目,采访面其实很窄,如赛艇、自行车等项目只能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如果不是每天查找、统计,除了湖南选手的成绩,每天中国代表团拿了多少枚金牌、银牌、铜牌,还真算不清。
中国运动员收获的38枚金牌,我能不假思索说出来的只有一大半,其他的可能已然淹没在伦敦奥运会浩瀚的信息资讯中,这不能不说是件遗憾事儿。但有这么几件事,我或将永远不会忘记
第一件事,是湘妹子王明娟在首个比赛日的夺金过程。作为湖南记者,这是报道重点。27岁的王明娟等了3届奥运会,才得到亮相奥运赛场的机会。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EXCEL体育馆内火爆而紧张的气氛,夺冠后现场响起的湖南助威团的“浏阳河”歌声,王明娟赛后与记者交谈时的兴奋劲,以及这些年她所经历的许许多多细节。
第二件事,是8月7日刘翔摔倒赛场。记者在伦敦碗亲历了这一幕,当时深感震惊,但震惊过后,也有不解和困惑……
第三件事,是一位名叫康拉德·雷德曼的英国观众猝死在自行车馆的看台上。49岁的他是一位注册会计师,对奥运充满激情,特意请了两周的假,购买了每一天的赛事门票,几乎每个项目都会捧场,可谓奥运会“第一观众”。他是因为连续观看奥运会疲劳过度猝死的,令人唏嘘不已,这值得吗?但他的母亲却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康拉德是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离开我们的。我为他的足迹出现在那里感到高兴……”
第四件事,发生在11日晚的跳水比赛中,英国“国民英雄”戴利在男子单人10米台比赛中获得铜牌,但现场上万观众的兴奋欢呼,仿佛戴利摘取金牌一样。而获得银牌的邱波则靠着墙角痛哭不已,摘下金牌的美国选手则是一脸惊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多么有趣且令人深思的一幕,到底谁获得了金牌?
……
伦敦奥运赛场,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件。金牌当然是所有人追逐的目标,但显然还有比金牌更重、更沉的东西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或激动人心,或黯然神伤,或兴奋,或遗憾,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感染人,打动人。或许,人们早已看惯了博尔特在跑道上风驰电掣,但当南非“刀锋战士”亮相伦敦赛场,您肯定会心头一震。
当然,还有在伦敦街头随处穿行的“骑士”,大片绿地上随便摆个门就肆意奔跑的足球少年,这正是这座“古老而时尚”都市的活力所在。 (本报伦敦8月12日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