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的争议不可避免,只是,过去的争议往往被健儿们争金夺银的画面掩盖了。伦敦奥运会作为微博兴起后的第一届奥运会,可以说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所有杂音都被无限放大了。
在体操、拳击、跳水、乒乓球、自行车赛场上,争议问题五花八门。不得不说,伦敦奥运会,争议事件实在太多了一点。
裁判
水平差就别来奥运
争议事件总是离不开裁判因素。本届奥运会,裁判水平之差令人瞠目。
在田径赛场,德国七项全能选手莉莉本来夺得银牌,结果裁判以“跑错道”将她罚出,并截取视频作证。谁想德国队发现,跑错道的是莉莉邻道的选手。裁判摆出认错人这种大乌龙,实在让人无语。
在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女裁判连续判丁宁发球违例,直把小姑娘罚得泪洒赛场。事后国外报纸爆料,这位裁判根本不会打乒乓球。尽管她向丁宁道了歉,但结果已无法更改。
申诉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伦敦,申诉与反申诉成为常态。韩国队以6次申诉排第一,其中成功两次;德国和日本则是成功率冠军,他们各有两次申诉,全部成功。
如果以飙泪指数来衡量,韩国“坐地姐”无疑是最委屈的。在赛道上哭满一小时,挽回不了受伤害的结果。
中国也有两起申诉:自行车团体竞速赛,裁判以含糊其辞的“犯规”说法,剥夺了宫金杰和郭爽的金牌;链球项目上,德国选手竟获得7次试投机会,裁判在赛后的改判,硬是将张文秀到手的铜牌抢走。
中国两次申诉,结果全被“枪毙”。值得一提的是,自行车队申诉未果反被罚款,中国表示绝不接受,这事现在还没完!
过去,中国受了委屈总是 “打落牙齿和血吞”。而现在,中国人总算认识到了,申诉无关体育精神,它只是维护自己的荣誉和利益的正常手段。这已是一大进步。不过,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的,要申诉,还得会申诉。中国要“从学习做起,弄清楚人家的玩法,增加话语权”。
特权
东道主三次重赛
在跳水赛场上,东道主选手戴利第一跳就砸了,结果他以“观众席闪光灯太晃眼”为由,竟然获得一次重跳机会,最终捞得一块铜牌。同样沐浴在闪光灯下的其他选手怎么没有这样的机会?
在赛艇项目上,所有选手都已划出了上百米,结果落在后面的英国人举起座椅声称椅子松动,要求重赛,裁判居然同意。于是英国人抓住机会,重整旗鼓一举夺银。
在自行车赛场上,东道主将特权用到了极致:出发不好,我就假摔,还假摔出一块金牌。最气人的是,其他国家选手利用规则就被驱逐,英国人利用规则就“不展开调查,不进行处罚,不取消金牌”,哪怕假摔事实得到了车手本人的承认。
东道主有主场优势,大家都承认,可也不带这么耍赖的。难怪吃了多次明亏的法国人气得大骂英国人不要脸。
潜规则
偏见与黑金
在体操吊环比赛中,中国选手陈一冰第一个出场。通常第一个出场的选手都比较吃亏,但是陈一冰完美的动作使他的分数从头到尾都排名第一,直至最后一名巴西选手出场。尽管他的动作难度与陈一冰一样,表现不如陈一冰,但是却在总分上高出陈一冰0.1分,获得金牌。
据说,这是裁判的有意为之,希望有新面孔在吊环冠军座上出现,也希望打击中国体操选手的实力。金牌的动作获得了银牌,三大社、意大利和德国教练组一起为陈一冰抱屈,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潜规则玩得最明目张胆的是拳击项目。爱尔兰选手巴恩斯将与邹市明的拳击赛变成了摔跤和散打,裁判视而不见;日本人清水聪6次击倒阿塞拜疆对手,3名裁判竟敢公然判他点数负。不是裁判睁眼瞎,而是银子的光芒让他们黑了良心。据BBC报道,阿国向国际拳联“孝敬”了1000万美元,预定了这块金牌。虽然有关方面均矢口否认,却拿不出什么反驳证据。
乌龙
幽默不是这么玩的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伦敦奥运会在国旗上却屡现争议。
开幕式还没办,女足赛场就将朝鲜国旗挂成了韩国的。组委会“保证同样错误不会再发生”的话音未落,颁奖典礼上,匈牙利国歌又出现了跑调,立陶宛国歌干脆只有一半。
网球女单冠军小威,领奖时面对的却是空空如也的旗杆美国国旗没被挂好,被风吹跑了。
最杯具的是日本代表团。由于沟通失误,他们在开幕式上被引导员直接领出了场,没能看见主火炬点燃。
男子200米自由泳孙杨和朴泰桓并列第二,颁奖仪式上韩国国旗却挂在中国国旗的上面。奥组委解释说因为空间不够,而朴泰桓的姓氏英文字母在先。后来男子100米蝶泳,南非和俄罗斯并列第二,奥组委再次这么一上一下地“并列”他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